从洪武年间到银发时代,一 间药铺 的传承叙事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云南昆明一家名为“朱氏双美号”的药铺中,军医朱双美正翻开手写药书,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的天南星、郁金等药材按“春采叶、夏采花、秋采果、冬采根”的古训炮制入药。644年后的今天,在昆药集团全资子公司昆中药1381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元昆正带着徒弟严守“精工修合丸散膏丹,遵法炮制生熟饮片”的制药信念,让六百余载的制药信念在现代匠人间薪火相传。
昆中药六百多年的传承史,见证的不仅是一家药铺到国家级非遗企业的蜕变,更折射出中医药在银发健康时代的独特价值,当人口老龄化加速已成为社会需要积极应对的重要课题,兼具“治已病”与“治未病”特性的中药,正迎来创新发展新纪元。而作为“全球最古老的制药企业”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昆中药1381以“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实践,成为老字号领航银发健康市场的鲜活样本。
传承:六百年积淀的“国药基因”
典籍为魂,《滇南本草》这部被誉为“滇中至宝”的药学巨著,是昆中药传承的“活字典”。书中详细记载了三七、南板蓝根、当归、臭灵丹等458种云南道地药材的运用智慧,从明代作坊的单方验方,再到如今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的现代制剂,始终是产品研发的核心依据。
技艺为骨,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昆明82家老字号药铺的制药精髓,涵盖古方配制流程及炮制技艺,融合中原与西南医药精华,代表产品涵盖止咳丸、清肺化痰丸等。这种对技艺的坚守,让昆中药1381的产品始终带着经典名方的安心感。
人才为脉,古训道出了传统国药精品之所以疗效独特,不仅因其药材品质和精妙配方,生产技艺的传承也甚为关键。2012年起,昆中药恢复实施“师带徒”制度,身体力行传承师徒文化,保障技艺传承后继有人不断层,培养更多标杆药工。目前,昆中药国家级非遗项目共有8名被政府正式命名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由公司命名的公司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4名,师徒结对345人,形成了非遗产品生产传承梯队。
创新:让古法智慧对接现代需求
传承不是复刻,而是让六百年的经验适配当代健康场景。昆中药1381正以守正创新为路径,努力实现从老药铺到精品国药领先者的跨越。
古方的现代转化是核心抓手。例如针对现代银发人群“情绪亚健康”问题,昆中药人便以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经典名方逍遥散为基础,通过《滇南本草》所记载的资料优化配伍,从而制成核心产品舒肝颗粒。这首凝聚着古人智慧的中药,以醋香附疏肝理气,牡丹皮清热凉血,白术健脾益气,形成“舒肝理气、散郁除烦”的治疗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组方可调节情绪,从神经内分泌层面改善焦虑状态。这种“标本兼治”的特质,与“治未病”的理念深度契合。
深耕上游药材为传承赋能。昆中药依托云南植物王国禀赋,在上游构建起道地药材保障网。在云南、四川、甘肃等多地布局10.8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聚焦茯苓、白扁豆等《滇南本草》记载的核心药材,更以现代技术实现从育种、种植到采收的全流程溯源,为非遗炮制技艺提供了道地原料根基,让六百年前古方的药效传承有了源头保障。
非遗老字号的品牌革新与战略启航。2025年8月西普会健康产业大会上,昆中药1381以“640年非遗,制上乘中药”的全新定位和品牌追求,锚定“品牌升级+产品革新”为战略支点,发布最新的品牌战略及全新产品体系。品牌文化创新方面,昆中药1381打造超级品牌符号“白泽”,生动诠释了公司在非遗传承与上乘中药的追求。产品体系革新方面,依托“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昆中药1381推出一系列涵盖治、补、养三位一体的战略产品。这场文化传承与品牌创新实践的双重展示,标志着这家老字号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全新启程。
未来 :在银发市场验证传承价值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这为老字号药企打开了深度参与银发经济的政策通道。当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从疾病治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时,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与银发群体对慢性病调理、养生保健的刚性需求形成天然共振。
在政策东风与银发浪潮的交汇点,昆药集团以“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的战略定位,构建起中医药服务老龄化社会的价值坐标系。对于未来如何挖掘昆中药1381的市场价值,昆药集团在定期报告中表示,将通过“三步走”发展行动规划发挥百年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短期以大品类、大产品为抓手,初步建立品牌心智;中期以精品国药特色产品为基础,拓展高品质、高价值产品,构建精品国药产品组合;长期推动精品国药品牌全球化,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的民族品牌影响力。
从洪武年间的药铺药杵到现代车间的智能产线,从《滇南本草》的手写药方到覆盖五大品类的新品矩阵,昆中药1381的644年,是一部“守正”与“创新”交织的传承史。当银发浪潮奔涌而来,这份穿越六个世纪的坚守,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银发时代,它是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是道地药材基地的溯源,是古方新药里的智慧,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健康纽带。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