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棚里养殖的是今年第五批蚕宝宝,这批蚕已经开始结茧,马上就可以收茧抽丝了。”9月1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四里店镇余庄村蚕桑融合产业园,村党支部书记李太林介绍了该村蚕桑特色产业发展。
四里店镇地处方城县西北部、伏牛山东麓,自古就是养蚕缫丝之乡。近年来,该镇立足山区乡镇地理条件,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以发展壮大蚕桑特色产业为抓手,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集桑苗种植、柞林保护、桑蚕和柞蚕养殖、蚕桑产品加工销售、文化体验、研学观光等为一体的蚕桑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山乡群众家门口增收致富“新丝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方城县坚持“质量调优、种养多元、特色鲜明”导向,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精准招引农业项目,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样板村。该县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民”等模式,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探索合作、托管、订单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市场主体,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乡村产业“新雁阵”。
为强化科技赋能,方城县博望镇千亩蔬菜基地与河南农业大学、南阳市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对接,采取“请进来”方式开展培训,引进推广13项新技术,改良西红柿、黄瓜、辣椒、豆角等种植模式,实现一年两种两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杨集镇的河南荟萃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校企联合,建立博士工作站,以裕丹参、南阳艾为主,建成集道地药材保护、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打造中医药康养基地;四里店镇蚕桑产业实现机械化种植、采摘,智能化、标准化养蚕,每亩效益提高40%,养蚕效益提高38%;以小史店、杨集、二郎庙、古庄店镇为主的红薯产业,建成薯品汇、玉薯坊2家企业,酸辣粉通过农村电商、网红带货、产品展销等形式走俏市场,红薯加工装备远销非洲、东南亚。
目前,方城县形成了以中药材、特色林果、优质果蔬、高产花生、绿色畜牧、食用菌、薯品、蚕桑、烟叶、休闲农业为主的“10+N”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市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32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当地1.2万户农户,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张栋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