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醫療集團(清晰眼科)在香港眼科服務領域一直佔據領先地位,尤其在屈光矯視方面享負盛名。面對大灣區融合帶來的醫療市場新機遇,行政總裁蔣波接受專訪時表示,集團將全力把握跨境醫療趨勢,更專注於業務發展。他強調,集團的未來策略非常清晰:以香港為「旗艦」,憑藉領先全球的頂尖技術和專業人才,進一步鞏固本地市場的龍頭地位;同時以此為核心,輻射整個大灣區,瞄準潛力龐大的中高端眼科服務市場。
技術人才雙引擎 鞏固香港龍頭地位
要鞏固市場地位,單靠引入新儀器並不足夠。蔣波認為,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建立一個難以被複製的完整體系。
他指出,集團的宗旨是讓本地及大灣區的民眾,都能享受到全球最先進的眼科服務。「我們要讓香港的市民和來香港的大灣區人口,甚至更多的人,能夠在我們集團使用上全球最先進的眼科技術,不管是藥品、儀器,還是手術方法。」為此,清晰眼科不僅與全球頂尖廠商合作,率先引進如新一代「ELITA SILK」激光矯視手術設備等獨家技術,更要求醫生、視光師及護士團隊持續學習,確保能將新技術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蔣波形容,優秀的醫生團隊是集團最核心的資源,而清晰眼科的平台則能將他們的專業能力充分發揮整合,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這種平台與人才的協同效應,正是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善用「五年技術時差」 打造跨境醫療服務閉環
在鞏固香港市場的同時,清晰眼科已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大灣區。蔣波分析,大灣區市場規模是香港的十倍以上,潛力巨大。而香港最大的優勢,在於其技術引領地位。
「香港在整個技術引領方面,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譬如全球最新的技術,只要獲得醫生認可,在香港立刻就能用。無論是絕大部分的藥品也好,儀器也好,香港往往可以比內地提前五年左右的時間使用。」蔣波表示,這「五年的時差」成為吸引大灣區客人的關鍵。他以ICL晶體植入技術為例,香港已採用第六代技術,而內地獲批的仍是第四代。
為把握機遇,清晰眼科正積極打造創新的跨境服務模式。集團已與深圳和睦家醫院共建高端眼科中心,未來更計劃在大灣區佈局更多網點。透過這套服務閉環,客人可在內地進行術前檢查和術後覆診,僅需赴港接受核心手術。集團更考慮推出「兩地直通車」服務,實現無縫的跨境醫療體驗,將香港的技術優勢輻射至整個灣區。
深化保險學術合作 拓寬業務護城河
除了市場擴張,清晰眼科亦透過深化戰略合作,建立更寬的「護城河」。在保險業務方面,集團去年相關收入佔比從0.7%大幅增長至6.3%,目標是在未來三年提升至20%以上。蔣波坦言,挑戰在於如何在滿足保險公司成本效益要求的同時,更要維持集團高品質、個性化的服務標準。為此,集團正大力投入IT系統轉型,並探索與保險公司合作開發專屬眼科保險產品。
學術方面,集團與溫州醫科大學達成深度合作。蔣波解釋,這次合作旨在提升集團的學術地位與臨床水平。「我們尋找一個學術領域的權威,才能夠真正的把我們從一個區域性的診所,變成一個有影響力的醫療集團。」他相信,穩固的學術基礎是集團從本地診所邁向國際化醫療集團的關鍵一步。
瞄準中高端眼科市場缺口 冀成行業標杆
展望未來,蔣波表示集團將專注於中高端(upscale to premium)醫療服務市場。他分析,內地眼科市場存在明顯缺口:現有的民營連鎖品牌定位偏向大眾化,而外資高端綜合醫院則缺乏眼科的專業深度。而清晰眼科的目標,是利用香港的品牌、技術與優秀醫生的人才優勢,填補這一市場空白,並將香港的診所打造成整個行業的「旗艦」與標杆。
回應近期風波 專注業務不受「噪音」干擾
針對近期部分媒體的報導,蔣波表示「公司和董事並沒有收到任何訴訟通知。很遺憾看到個別人士因不符合資格而離開公司, 但公司尊重法律程序,現在沒有必要過多置評。」他指出,「公司仍然感謝前同事任內的付出,衷心祝願能儘快開展新的事業和發展。」
市場總有雜音,但企業的價值最終不在於一時的爭議,而在於長遠的專業與誠信。「對於我們管理層來說,我們把它當作noise(噪音)。我們更關注做好事情,關注我們的患者,關注怎麼把業務做好。最終時間、患者的信任肯定還是能夠證明我們的價值。」他強調,清晰始終尊重並珍惜醫生人才的專業貢獻,會持續將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專注於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以專業和業績回應外界。(資料由客戶提供)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