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文旅+中华老字号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双赢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9月29日 10时34分

  在短视频占据大众注意力、文旅融合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的当下,一部名为《哏都风云之刚好遇见你2》的短剧,于日前在天津开机。该剧由天津北方演艺集团融媒体中心、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制作,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并得到天津市津南区委宣传部支持。该剧预计将于202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抖音、微博、快手、视频号等平台上线。

  从创作理念到传播策略,《哏都风云之刚好遇见你2》试图实现“短剧+文旅+中华老字号”三元素融合,成为天津城市形象传播和品牌文化推广的一次创新实验。该剧在天津多个标志性文旅景点进行取景,力求实现津门文化风貌与城市喜剧的多元融合。

  温情喜剧遇上轻悬疑

  《刚好遇见你2》讲述“哏都”新事

  作为《哏都风云》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哏都风云之刚好遇见你2》延续了第一季“天津一家人”的家庭温情喜剧基调,但在叙事结构和内容元素上作了显著升级。该剧导演、国家二级编剧、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付晓博表示,该剧的创作初衷主要是“讲好一个有趣的、欢乐的天津故事,传播津派文化”,进一步提升“哏都”的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这部剧是响应天津全力打造文旅都市目标的具体实践,试图拓展文旅宣传推介的新路径。

  据付晓博介绍,该剧采用了“短剧+文旅+中华老字号”的创新传播模式,全方位展现天津的城市魅力、老字号品牌的时代活力与城市发展新貌。这种模式在当前微短剧市场中颇为新颖,是内容创作与城市营销相结合的一次重要尝试。

  在故事设计上,剧集保留了家庭、工作、情感线的主框架,并创新加入“笨贼盗宝”“众人护宝”等轻悬疑支线,大大增强了戏剧张力。主创团队在剧本打磨过程中反复推敲情节的合理性和趣味性,使支线与主线有机结合起来。剧中人物在天津标志性文旅景点展开一系列家庭趣事、情感交流,并推动悬疑支线发展,让文旅元素自然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故事被深度融入剧情。这家有着70余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的创业故事被深入挖掘,“做好人做好药”的企业理念通过剧情鲜活呈现,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付晓博表示,“相较于第一季,这次我们在多个方面实现了显著突破,可概括为‘五个更’:更快节奏、更多笑点、更时尚表达、更高颜值阵容、更强网感设计。”

  在节奏方面,剧集减少了冗余情节,使故事发展更加紧凑,精准贴合当下快节奏生活中观众的观看习惯。笑点设计上,在人物对话、情节发展和场景设置中都融入了大量幽默元素,笑点、泪点、看点都更密集。表达风格上,采用更符合年轻观众审美喜好的时尚表达,在台词风格、服装造型、场景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演员阵容方面,剧组按照“更高颜值阵容”的要求,经过多轮试镜和筛选,最终选定了外貌与演技兼备的演员团队,满足观众对演员外貌的期待,同时高颜值演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剧集的关注度和话题度。网感设计上,结合当下网络流行趋势,在剧情、台词、互动环节等方面融入网络热词和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情节设计,便于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吸引更多网友关注和讨论。

  剧组在取景方面也作了精心设计和多元融合,据付晓博透露,剧中将出现意式风情区、古文化街、五大道等天津标志性景点,同时也深入挖掘了津南区沽水孙庄等新兴文旅目的地,力求全面展示天津的城市风貌和文旅资源。付晓博说,“在选择场地时,我们综合考虑了场地的文化特色、景观效果以及与剧情的契合度,力求通过镜头展现天津多元的城市魅力。”

  短剧+文旅+中华老字号

  内容创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此次,《哏都风云之刚好遇见你2》在创作中围绕“短剧+文旅+中华老字号”三位一体传播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这种模式在当前微短剧领域,是内容创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尝试。据付晓博介绍,该剧不仅在剧情中自然融入天津文旅元素,还在联合推广方面整合了政、企、文艺多方资源。天津力生制药作为老字号代表,不仅是联合主办方,更将其70余年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通过剧情传递,实现“文化传情,健康入心”的传播效果。

  “这种跨界融合碰撞出了显著的火花。短剧为文旅宣传提供了新的内容形态,摆脱了传统宣传片单一推广模式的局限,以情感和故事吸引观众;文旅资源则反过来为短剧提供丰富的场景与文化底蕴,增强剧集的可看性和代入感。通过这种双向赋能,剧集有望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付晓博说道。

  然而,内容融合并非易事。付晓博坦言,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避免“文旅元素堆砌”和“剧情被广告化”两个极端。“如果文旅元素只是简单插入剧情,会显得生硬;如果过于强调宣传,又容易失去剧情的吸引力。”付晓博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在剧本阶段就反复推敲,确保每一个景点、每一处老字号元素的出现都是剧情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强行安排。”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付晓博和创作团队采用了多种手法:一是让角色在文旅景点中自然开展生活场景,如家庭聚会、朋友相约等;二是将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故事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入主线剧情;三是通过“笨贼盗宝”“众人护宝”等支线情节,在悬疑探险中自然展示城市风貌。

  《哏都风云之刚好遇见你2》的大胆尝试恰恰体现了微短剧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深化。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而“微短剧+文旅”的模式正在成为各地宣传推广的新选择。

  近年来,天津持续推动文化与旅游在业态、产品、市场、服务等多维度深度融合,积极构建集都市风貌、深度体验、年轻潮流和人文底蕴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新场景,加快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成果丰硕、效益显著。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3483.88万人次,同比增长3.9%。

  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文化旅游城市,通过微短剧这种新兴形式推广文旅资源,是天津创新城市营销手段的重要举措。津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该剧让观众发现更多津南的独特民俗风情和休闲娱乐新场景,感受农文商旅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成果。”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是传播产品创新更是营销模式创新

  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推动微短剧与文旅深度结合。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类创作不仅是一种内容创新,更是一种传播产品创新。

  据3月26日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40亿人,使用率达93.8%。微短剧作为短视频内容的高级形态,正凭借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杨爱君指出,微短剧能迅速兴起,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首先是算法推荐技术的成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算法推荐,提供了观众选择微短剧、微短剧也选择观众的双向机制;其次是契合现代人碎片化观看习惯,观众需要在细碎时间里消费节奏快、情节密的内容;第三是能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我们有一些特别想做的梦、特别想实现的理想,在微短剧中都能找到。”杨爱君认为,“微短剧+文旅”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广告功能的文化产品,“如果微短剧是一个文化消费产品的话,那么加上文旅,剧集本身就具有了广告功能。”

  然而,她同时指出,目前大多数微短剧与文旅的结合仍停留在较浅层次。“产业融合的层次较浅,微短剧绝大部分现在还是一个消费的文化产品,还不是作为广告或与文旅融合的主要功能而出现。这导致内容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融入不够,缺乏思想和艺术深度。”杨爱君说。

  数据显示,2024年各平台累计上线微短剧超过30000部,但真正实现与文旅深度融合、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案例不足5%。大多数作品仍然停留在景点展示和简单植入的层面,未能实现内容与营销的有机统一。

  关于未来的突破方向,杨爱君建议用广告思维重塑创作理念,“微短剧不应只是艺术作品,更要具备商业属性和传播功能。”她认为,创作者需要从城市IP(知识产权)打造的高度切入,挖掘地方独特文化,并借助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提升内容体验。

  “‘微短剧+文旅’最大的市场功能其实就是打造一个城市的IP、一个城市的名片。如果能把某一个城市的最主要的特色挖掘出来,并用微短剧的形式反映出来,而且有较高的艺术性,这个IP打造成功以后,将是文旅当中最大的一个亮点。”杨爱君谈道。

  事实证明,成功的“微短剧+文旅”项目的确能够为当地带来显著的客流增长。如《我的阿勒泰》等微短剧推动新疆阿勒泰地区旅游热度飙升,这说明优质内容与文旅推广结合具有巨大潜力。杨爱君建议,未来“微短剧+文旅”的发展需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深化产业融合,将剧集创作真正纳入文旅营销体系;二是提升内容质量,避免同质化竞争;三是创新技术应用,利用AI、虚拟拍摄等技术降低成本、提升体验。

  《哏都风云之刚好遇见你2》的出现,是区域文化传播与短剧类型创新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不再局限于“逗乐观众”,更希望实现“传播城市”和“赋能品牌”的双重目标。通过“短剧+文旅+中华老字号”的创新模式,这部剧试图在娱乐观众的同时,展示天津的城市魅力,传播老字号的企业文化,推广当地的文旅资源。

  微短剧时长虽短,但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传播与产业联动功能却丝毫不轻。在文旅融合、老字号复兴与短视频传播三重背景下,这类内容正在成为城市形象构建和新消费场景入口的重要载体。据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80亿元,“微短剧+文旅”的商业模式将更加成熟。

  2025年的“十一”假期,这部带着天津幽默、老字号温度和文旅风景的微短剧即将上线。它能否真的实现“讲好天津故事”的初衷,还需等待观众的反馈。但毫无疑问的是,“微短剧+文旅”的这条路,才刚刚开始,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商业价值值得期待。

  通过这种创新尝试,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种新型城市营销方式的诞生——用轻喜剧讲述城市故事,用微短剧传递文化价值,用创新模式连接内容消费与实体经济,最终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