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牵引,天津航空发展势能愈发强劲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0月15日 09时26分

  一架架崭新的飞机走下总装线,飞向世界各地;无数无人机组成独特图案,点亮城市夜空;新材料在实验室中孕育,助力航空产业发展……这是天津航空产业蓄力十余年,交出的答卷。数据显示,2024年,天津航空航天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达到26%。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将于10月16日启幕。作为这一重要展会的举办地,天津正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特色板块为驱动、科技创新为源泉,不断延伸航空产业的“价值链条”,打造北方航空产业集群高地。

  “龙头”牵引,发展势能愈发强劲

  秋日晴空下,一架由空客天津总装线完成的A320飞机正整装待发。不远处的交付中心,它的“姊妹机”——一架A350宽体客机也正进行最后的调试,准备启程。在天津港保税区,有着空客亚洲唯一的A320生产线和A350宽体机完成交付中心。作为区域龙头,这里已累计向全球客户交付超过800架飞机。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空客在中国大陆在役机队有超过2200架飞机,市场份额约为55%,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

  “2008年投入运营的空客天津总装线已成为中欧高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典型案例。”徐岗说,A320第二条生产线进入收官阶段,预计2026年初即可投入使用,达产后每月飞机产能达到12架。

  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在空客天津总装线、航空工业民用直升机等龙头项目带动下,形成了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聚集态势,探索出一条以国际合作带动航空产业发展之路,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天津市航空产业集群共交付空客飞机34架,货值21.58亿美元,开展保税维修和“客改货”业务20架,同比增长80%。

  作为本届直博会的举办地,天津直升机产业化发展格局也基本形成,在直升机旋翼、电传等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民用直升机AC312E总装生产线建成并实现批量化生产,AC332部装、总装科研生产线建成,AC352科研总装生产线转移完成。

  天津港保税区航空产业发展局局长阴利说,天津直博会为全球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展示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天津航空产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引聚头部项目企业提供了重要契机。

  “从第一届开始,展会就吸引了国内、国际直升机主机厂、优秀厂商来参展,并让国内外航空企业进一步了解天津。吸引了赛峰直升机发动机、中航锦江、Aritex、航大雄鹰等200多个航空企业来天津空港投资。”阴利介绍。

  目前,天津航空航天产业涵盖大飞机、低空航空器、传统航天、商业航天等领域,重点企业70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机、箭、星、站”全产业链科研生产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天津航空航天产业链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5%,增加值同比增长7.4%,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新锐”引航,解锁更多发展领域

  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里,无人机点亮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的夜空。“津彩盛焰·礼赞祖国”大型沉浸式无人机焰火秀表演,成为天津文旅热门打卡项目。当千架无人机与万发焰火协同呈现“我爱你中国”等主题画面,科技光影与传统烟火的碰撞,为游客带来满满的节日仪式感。

  随着低空经济走入生活,鲜活的应用场景成为产业蓬勃兴盛的最好注脚。

  不久前,来自中国邮政、顺丰等8家快递企业的队伍,在天津参加了一场无人机快递的“空中对决”。这场由天津市邮政管理局、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主办的快递业无人机飞行大赛,吸引了大批参赛者。

  从载重飞行,到快递抓取,场上无人机的精准身姿,引得喝彩声不断。本次大赛使用的无人机载重达4公斤,续航约40分钟,预计飞行距离近60公里,专为满足日常小件商品的运送需求。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于传统飞行表演,本次大赛的项目设置直指快递业痛点。通过模拟山区生鲜、药品等重物运输场景等,精准考验末端配送的实战能力。

  近年来,天津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现代物流”应用场景,将航空产业的低空装备制造优势充分发挥。

  天津邮政积极推动无人机与医疗物流的深度融合,探索血液及药品等的高时效配送;极兔快递在宁河区试点无人机投递,覆盖偏远厂区,已累计投递快件超过1500件;顺丰速运预计年内将建成北方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中心,进一步推动应急、医疗等应用场景落地。

  不仅有传统优势产业,更要拓展新兴领域赛道。天津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将制造优势与本地丰富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支持组建了天津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培育了云圣智能、一飞智控等一批重点企业。

  “丰富的城市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提供了‘第一桶金’。”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朱胜利说,低空经济产业链有望成为下一个十万亿级产业,而天津在基础设施和制度领域的先行先试,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提供了坚实基础。

  天津无人机谱系化集聚发展效应显现。设计生产各型号无人机达36种,在无人机集群控制、靶机等技术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圣-宝莲灯”等系列无人机在智慧巡检领域实现全国领跑;飞马“D系列”“V系列”无人机系统产品服务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测遥感、公共安防等业务。

  天津市工信局数据显示,去年,天津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超过30%。以无人机为代表的航空装备制造,已经成为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频词汇”。

  科创合力,逐梦更加广阔天空

  在中国民航大学的中国商飞-中航大大飞机研究院中,科研人员正在围绕国产商用飞机商业化大规模安全运行等领域,进行关键技术攻关。这一研究院是中国民航大学与中国商飞深度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共建科研创新平台的又一成果。科研原动力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正在促进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脚步。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杨新湦表示,近年来,中国民航大学立足民航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两业”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与中国商飞的战略合作,自2018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

  中国民航大学承担了多项大飞机专项和民机专项科研项目任务,获得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科技奖励近40项,为国产大飞机C919适航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累计为中国商飞输送超过400名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充满无限的可能与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作为大学应该瞄准前沿问题,研究未来新技术、新场景,超前探索,夯实基础,支撑发展。”杨新湦说。

  科技创新,是逐梦天空的核心力量。天津在航空领域的越众而出,与本地的科创生态密不可分。

  坐落在天开高教科创园的企业费曼动力,不久前成功与欧洲航空企业达成一项合作。这家专注于可持续航空燃料创新研究与应用的科创企业,得到了海外客户的青睐。

  最近,费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天津大学教授胡适的团队十分忙碌,正筹备建立电合成可持续航空燃料示范工厂。这意味着公司利用风光绿电,通过电解二氧化碳合成航空燃料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创立于2021年的费曼动力,是天津科创高地天开园的早期入驻企业之一,企业最初生产二氧化碳电解过程中所需的关键催化剂。从关键原材料起步,不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2024年底,第一桶绿色可持续航空燃油在实验室面世,迅速引来业界的广泛关注。

  胡适说,天津在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对“新苗”的专注与扶持,让企业有了发展的底气。“我们已完成5轮融资,并与航司、机场、飞机制造商、石化企业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胡适表示,科创企业的存续与产业生态息息相关,天津通过打造天开园等一批科创载体,为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提供发展沃土。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