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交会到外贸“成绩单”释放什么信号?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0月16日 09时25分

  央视网消息: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广交会,10月15日在广州开幕。展会分三期,至11月4日结束。三期分别聚焦“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题材。

  本届广交会以“向新”“向智”“向绿”为鲜明特点。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

  本届广交会有哪些亮点和新变化?万商云集,广交会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广交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我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这释放什么信号?

  广交会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本届广交会的展位总数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再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天17时,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超过6.9万人。广交会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经济学专家 万喆:首先是政策支持构筑坚实保障。中国政府也通过展位费的减免,通关便利化、税收优惠等等组合拳,为企业参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这一次我们看到广州海关又推出展会业务“一网通办”,离境退税快速验核等便利措施,将退税效率提升90%。这些政策都是能够直接降低企业成本的,尤其对中小企业可以形成非常强的吸引力。

  还有就是全球产业链枢纽地位的凸显,广交会覆盖全品类全链条的商品展示能力,使得它成为全球采购商的一站式贸易平台。可以说新兴市场和传统市场需求在此进行了高效对接。

  还有就是产业升级驱动产品迭代,中国外贸企业也通过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在广交会上释放新质生产力。所以说这样的一个展会直接撬动了全球市场。

  再就是数字化转型也在拓展贸易的边界。广交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形成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贸易生态。

  最后我们也看到,广交会也建立了非常严格的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机制。这种法治化营商环境也为企业展示创新成果提供了安全感,吸引更多的专精特新的企业来参与。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

  广交会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观察中国经济乃至全球贸易的重要窗口。无论是新技术、新产品的云集,还是越来越多优质企业的参展,都折射出我国外贸发展质效不断提升的态势。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出口产品向新向优。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新三样”产品出口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二成。

  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锂离子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排名世界第一,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在我国生产;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居世界首位,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从广交会到外贸“成绩单”释放什么信号?

  当下,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在跨国商贸合作面临挑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万商云集的广交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我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这释放出什么信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经济学专家 万喆:释放出结构优化、韧性增强、开放深化的信号。首先我们看外贸结构是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在广交会上,智能产品专区、智慧医疗专区等等,都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展品,也印证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制造强国的转型,在新兴领域开辟了增量空间。

  还有也显示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效显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的增长占外贸总值超过了50%,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贡献也非常突出。而广交会的一系列数据与此也是呼应的。这种格局降低了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新兴市场的增长是有效对冲了风险的。

  还有就是政策红利与制度型开放协同发力,像RCEP生效、关税调整,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扩围等等,这些政策的叠加形成了外贸增长的一些新动能。而广交会作为开放窗口,也是通过设立进口展等等,推动内外循环深度融合。

  还有就是全球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前三季度我们能够看到民营企业成为稳外贸的主力,而广交会上中小企业通过集群效应和政策扶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也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应该说广交会的繁荣还有外贸的亮眼表现,它既是中国经济韧性的缩影,也是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见证。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