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近日在浙江绍兴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王迎军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唐佩福、陈春英等,以及美国工程院院士Leonard Pinchuk,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Molly Stevens,韩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士、2024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主席Ki Dong Park教授,日本生物材料学会主席Kunio Ishikawa教授等中外专家出席大会,共同探讨生物材料前沿发展与应用前景。作为全球首家专注于三螺旋仿生胶原蛋白研发与转化的科创企业,如凤凰再生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2025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并首次系统展示其自主研发的三螺旋仿生胶原研究成果,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代表的高度关注。
在仿生与类生命材料会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整复材料分会委员、如凤凰再生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创始人覃兴炯作题为《一种化学合成三螺旋仿生胶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及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其团队联合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及东京大学等单位完成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北京医院赵红艺教授、上海九院董继英教授担任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北京医院张心灵博士,东京大学李可心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鲁楠、Takafumi Takebayashi、周勃宇、谢宏彬等参与研究,相关论文于2024年4月通过同行评审发表于SCI Q1期刊《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文章指出该仿生胶原成分安全、结构稳定、热稳定性优异,体内外实验均证实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功能性,具备向再生生物医学领域推广应用的潜力。
该成果源自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谷原正夫教授于2001年启动的基础研究,依托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与京都大学医学部、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等多所高校协同攻关,历经十余年形成初代技术体系,并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智集群创建”、“大学风险创造项目”等多项国家级支持。2023年,一代技术持有人Takafumi Takebayashi博士携知识产权加盟如凤凰,公司同步组建以东京大学周勃宇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交大、海军军医大学、中科大及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等机构持续迭代创新,实现从1.1到2.0的技术升级,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同时申请多项PCT国际专利。
据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专利代理人郑勇力博士评估,通过检索全球同类专利并比对技术方案,确认仿生胶原蛋白技术1.0为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其2.0版本在“水相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 in water)”工艺下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及自组装特性,并全球首次利用300 kV冷冻透射电镜捕获“胶原纤维束”超微结构,验证了多批次产品自主装形态特征的可重复性与一致性,同样具有“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属性。
目前,该产品具备稳定的三螺旋结构和胶原纤维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胶原蛋白在结构稳定性(维持时间)、生物学功能表达及材料性能调控等方面关键科学难题,同时在合成工艺上展现出成本领先优势。在国家鼓励发展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的政策导向下,相关成果已顺利完成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主文档登记和化妆品原料备案。其中,注射用仿生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已通过三类医疗器械分类界定,后续将陆续推出适用于功能性化妆品、医用敷料、填充植入及组织工程等多个应用场景的产品线。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