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新《反洗钱法》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修订出台的第一部金融领域法律,其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反洗钱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新《反洗钱法》。
什么是 反洗钱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和其他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预防恐怖主义融资活动适用本法;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为什么要反洗钱
洗钱行为助长毒品、黑社会、恐怖活动、走私、贪腐、金融诈骗等严重犯罪 ,扰乱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破坏社会公平竞争,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影响国家声誉。依法采取客户尽职调查、大额和可疑交易资金监测、反洗钱监督检查、反洗钱调查等各项反洗钱预防措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达到遏制其上游犯罪的目的。
洗钱承担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反洗钱 特定非金融行业监管
【 有关特定非金融机构主管部门的职责 】
国务院有关特定非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制定或者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制定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规定。
有关特定非金融机构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特定非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处理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反洗钱监督管理建议,履行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有关反洗钱的其他职责。有关特定非金融机构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请求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其监督检查
【 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 】
在境内设立的下列机构,履行本法规定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
提供房屋销售、房屋买卖经纪服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房地产中介机构;
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买卖不动产,代管资金、证券或者其他资产,代管银行账户、证券账户,为成立、运营企业筹措资金以及代理买卖经营性实体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
从事规定金额以上贵金属、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洗钱风险状况确定的其他需要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
特定非金融机构在从事规定的特定业务时,参照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相关规定,根据行业特点、经营规模、洗钱风险状况履行反洗钱义务。
学习受益所有人知识,筑牢洗钱风险防线
为提高市场透明度,维护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预防和遏制洗钱、恐怖主义融资活动,根据反洗钱和企业登记管理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和管理作出具体规定。《管理办法》自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什么是受益所有人
在《管理办法》中,受益所有人被定义为最终拥有或者实际控制备案主体,或者享有备案主体最终收益的自然人。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真正从金融交易或经济活动中获得利益,以及对相关主体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个人。这一概念与我们常听到的 “法定代表人”“股东” 有所不同,它更强调实际的权益归属和控制权,即使有些人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中并不处于显眼位置,但只要符合受益所有人的判定标准,就属于这一范畴。
谁是受益所有人
根据《管理办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自然人为备案主体的受益所有人:
1.股权或合伙权益标准:通过直接方式或者间接方式最终拥有备案主体 25% 以上股权、股份或者合伙权益。
2.收益权或表决权标准:虽未满足第一项标准,但最终享有备案主体 25% 以上收益权、表决权。有些情况下,自然人持有的股权比例可能未达到 25%,但根据公司章程或相关协议,其在公司利润分配中享有超过 25% 的收益权,或者在公司重大事项表决中拥有超过 25% 的表决权,那么此人同样是受益所有人。
3.实际控制标准:虽未满足第一项标准,但单独或者联合对备案主体进行实际控制。实际控制包括通过协议约定、关系密切的人等方式实施控制,如决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的任免,决定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或者执行,决定财务收支,长期实际支配使用重要资产或者主要资金等。
若不存在上述三种情形,则应当将备案主体中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人员视为受益所有人进行备案。对于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按规定应当将法定代表人视为受益所有人进行备案;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受益所有人为外国公司按照《管理办法》认定的受益所有人,以及该分支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
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受益所有人信息要填报哪些内容?
需要备案的受益所有人信息包括 :
1.受益所有人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经常居住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限、受益所有权关系类型以及形成日期、终止日期(如有)。
2.根据收益所有权关系不同,还应填写相应股权、股份、合伙权益、收益权或者表决权的比例,或者实际控制方式。
未按照规定办理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会产生什么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未按规定备案受益所有人信息、或备案虚假信息,且拒不改正的,将被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受益所有人信息是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按规定备案会导致企业在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出现异常记录,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信誉,进而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温馨提示
  生活中有的人缺乏法律意识,因受熟人之托而被动成为洗钱犯罪的"工具",有的人则因利益驱使,心存侥幸而沦为洗钱犯罪的帮凶。请大家擦亮眼睛,提升您的反洗钱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账户,切勿出租、出借或出售,警惕用自己的账户帮助他人提现或转账,避免落入违法犯罪陷阱。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