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温超高压下发现第21种冰相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1月11日 10时24分

  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首次在室温、超高压(超过2吉帕)条件下,观测到水在百万分之一秒(微秒)内经历的多重冻结与融化过程,并据此发现了人类已知的第21种冰相,命名为“冰XXI”。这一成果揭示了此前从未发现的水结晶路径,为理解水在极端环境中的结构变化提供了新视角。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

  通常,水在温度降至0℃以下时会结冰。但事实上,冰也可在室温甚至高于沸点的温度下形成,因为结晶(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不仅受温度影响,也受压力制约。例如在室温下,当水受到的压力超过0.96吉帕时,就会发生相变,形成一种称为“冰Ⅵ”的晶体结构。过去一个世纪中,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温度与压力,已在实验中发现20种不同的冰相结构。然而,在0—2吉帕这一压力区间,水的相变最为复杂,超过10种冰相密集存在,结构极为多样。

  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动态金刚石对顶砧(dDAC),首次在室温下生成了“超压缩液态水”,即在超过2吉帕的压力下仍保持液态的水。这一压力是已知结晶压力的两倍以上。dDAC装置利用压电驱动,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均匀加压,避免传统设备因机械扰动引发的结晶误差。团队利用微秒级时间分辨率实时捕捉结晶过程,观察到水在极端压力下出现了复杂的多重结晶路径。

  实验结果显示,在这些快速相变中,水会经历此前未被发现的过渡结构,并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冰相,即冰XXI。这种新冰具有异常庞大而复杂的晶胞结构,其晶格单元呈扁平矩形,形态独特,与此前所有已知冰相显著不同。

  冰XXI的密度与木星、土星冰卫星内部的高压冰层相近,这一发现可能为研究极端条件下生命起源提供新线索。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超高压下水与冰的相变规律,为开发新型材料、理解行星内部物质演化提供科学依据。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