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看·见殷商’”展览总结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广播电视台、“看·见殷商”展览借展单位、中央在京博物馆等44家单位的120位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回顾“看·见殷商”展览的创新实践,并就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展开深入研讨。

作为首都博物馆在深化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下推出的首个大型展览,“看·见殷商”自筹备之初便备受关注。展览以殷商文明为核心,通过文物、科技、艺术等多维度呈现,不仅系统梳理了殷商时期的历史脉络,更在展览形式、运营模式、文化传播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创新。
在主旨发言环节,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郭京宁深入剖析展览内容策划的创新之处,并从文博创新、文商旅体融合等方面总结展览的运营成果。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宗昊介绍了北京广播电视台通过展览宣传中的立体化传播策略,吸引了更年轻化、更多元化的观众群体,实现殷商文化“破圈”,展现了“文化+媒体”融合的强大影响力。

下午的研讨会围绕“文博高质量发展”和“博物馆展陈建设”两大主题展开分组讨论,为博物馆发展建言献策。文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体制机制改革”“文商旅体融合”“博物馆职业伦理”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首都博物馆展陈建设研讨会则聚焦“一馆六址”差异化发展路径。
本次研讨会既是对“看·见殷商”展览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前瞻谋划。与会代表表示,在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博物馆不仅要收藏过去,更要参与构建未来,加强跨界融合,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丰富的形式、更优质的服务,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