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天津刨冰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火出圈”,记者在平台搜索“天津刨冰”关键字,满屏都是外地游客专程来我市品尝津味刨冰的分享帖。炎炎夏日,坐在路边,吃着刨冰,感受着天津的烟火气,成为众多游客体验天津风情的独特方式。
记者近日采访得知,天津刨冰之所能成为城市美食新名片,正是源于从原材料采购到制作售卖全链条的品质坚守,才让这碗清凉的刨冰不但解暑,更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天津刨冰“火出圈”
外地游客拖箱排队打卡
近日,记者在河北区古香斋刨冰店外看到,中午刚开门,门前便排起长队。在红桥区的美肴冰品店门口,队伍中不乏拖着行李箱前来的外地游客。来自江苏的刘女士说:“我们一家下了高铁换乘地铁来到这里,特意品尝天津刨冰。”除知名店铺外,一些藏在居民区的小店也备受青睐。和平区多伦道一家不起眼的刨冰店内,墙上挂满了怀旧的老照片,市民程先生带着外地亲戚边品尝,边向他们介绍:“我们小时候就吃白冰加果料,先单独尝尝果料,再吃混着果料的冰碴,最后可以等冰融化一些,喝口冰凉的汤,特别消暑解渴。”
升级口味与工艺
亲民价格留住好口碑
天津刨冰的走红并非偶然。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众多美食博主推荐天津刨冰,相关视频点赞量动辄过万。同时,我市文旅部门也将刨冰纳入特色美食推广名单,在各个平台持续提升其知名度。
“热度有了,我们就更要把控好品质,让顾客吃着满意,也能通过美食把家乡宣传出去。”美肴冰品负责人刘皓然是一名“90后”,因为从小爱吃刨冰,2013年自主创业开了第一家刨冰店。他向记者介绍,小时候吃的刨冰原材料主要是果脯、色素和糖浆。近些年,在原料和制作工艺上,天津刨冰不断升级。如今主要采用新鲜水果、自制果酱和牛奶冰。“我们每天凌晨开始熬制果酱,水果也都是现切,确保新鲜无添加。奶冰使用纯牛奶冻制,口感更醇厚。”
古香斋刨冰店于20世纪90年代开张,负责人姜保龙告诉记者,那时候,主要售卖的是老味儿刨冰,原材料以酸磨糕、酸杏干酱等为主。“天津市民喜爱老味儿刨冰,但是外地游客多了,觉得老味儿刨冰有点酸。”他表示,为了迎合外地游客的口味,他们适当增加了老味儿刨冰的甜度。
除了口味和品质的升级,记者发现,天津刨冰的价格依旧亲民。“虽然原材料成本提高了,但并没有涨价。”刘皓然说。记者看到,一份普通老味儿刨冰10元出头,鲜果刨冰及雪冰,根据顾客添加的原材料不同,价格在10元至35元间。
带动食用冰需求
日产超10吨仍供不应求
在刨冰店现场,很多顾客好奇,制作刨冰的重要原材料冰是从哪里来的?一家刨冰店里,一位老者询问:“咱这冰,是用白开水冻的吗?”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西青区一家专门生产食用冰的企业。企业负责人董先生说,我市的几家知名刨冰店都是从他们这里采购。
“这两天我们正在调试新设备。”董先生告诉记者,企业食用冰的日常产量为10余吨,随着天津刨冰的持续“出圈”,产量有些吃紧。考虑到火爆的市场需求,最近他们紧急购入了新的制冰设备。“新设备调适启用后,我们的食用冰日产量能提升至25吨。”董先生说,设备提升不仅是为了提高产能,更是为食品安全再加一把锁。
据介绍,刨冰所用的食用冰对水质要求极高,并非市民认为的把白开水放在模具里直接冻成冰。目前制作食用冰所用的水源,需经过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悬浮物、活性炭吸附有机物、软水器置换钙镁离子、反渗透系统脱盐四重净化,整个净化过程是封闭的,可避免二次污染。净化后的水放入模具中,经过6小时高压冷冻制成食用冰,这样制作出来的冰硬度高,比家中冷冻的冰融化得慢。“每批次产品还要通过致病菌和菌落总数检测出厂,最后采取全程冷链运输至刨冰店。虽然成本高,但能确保食用冰的安全。”董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