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红驼养成特色产业 带动牧民增收720万元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7月07日 10时02分

  乌拉特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边境旗县之一,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牧场上,骆驼是当地牧民的“伙伴”。全旗有戈壁红驼5万多峰,约占全国骆驼总数的20%。

  在乌拉特后旗获各琦苏木前达门嘎查1号牧养基地,500多峰骆驼已经休息,牧民王贵德还在备料。“牧区建设‘托驼所’后,我将自家的16对母子驼送到这里托养。不到一年,分红就领了2万多元。”王贵德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有养驼技术和电力维修技能,被基地聘用,每年有6万元工资收入,“一开始,我在这里打工还有个小心思,就是想看看自己的骆驼托养后的情况,如果养不好我就随时把自家骆驼拉回草原上。结果发现,企业的饲养技术没的说,我也分享了自己长年养驼的经验”。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抓住国家、自治区支持牧区特色养殖机遇,将红驼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在边境线50公里内,重点打造戈壁红驼产业发展带,并划定三片适宜养殖骆驼的草场;累计投入资金1650万元,争取扶持资金1.1亿元,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骆驼等特色产业发展;在专利技术引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研发、品牌创立、品种改良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

  在戈壁上建设“托驼所”的内蒙古英格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旗里引进的骆驼养殖龙头企业。入驻仅两年,公司就开始了戈壁红驼产业“1+6+200”发展布局:建设1座戈壁红驼产业园区,建设6个高标准养殖基地“托驼所”,与200个骆驼养殖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公司与牧户签订一年制租赁寄养合同,将泌乳期的母驼和驼羔集中托养在基地。租赁期间,驼奶、驼绒等收益归基地所有,基地免费为牧民喂养、驯化红驼,每峰骆驼每年支付给牧民2400元租赁费。”英格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军说,骆驼托养既让牧民有时间打工挣钱,又能减轻草场的压力,还方便了驼奶的回收、加工。

  “我们把红驼产业作为富民项目,力争骆驼养殖稳定在6.5万峰,每年向国内外市场提供驼鲜奶3000吨、驼肉1000吨、驼绒200吨,出栏成年骆驼8000峰,使骆驼产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牧民增收720万元。”乌拉特后旗旗长毅恒说。

  今年1月,中欧班列“乌拉特后旗号”正式开行,巴彦淖尔市的番茄酱、葵花籽等优质农产品乘中欧班列发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骆驼的交通属性减少之后,我们发展‘钢铁驼队’,每周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输出优质农畜产品,进口境外矿产资源,开展落地再加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毅恒说。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