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用好文化载体 助力地方传统文化“破圈”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11月07日 09时50分

  近日,一部结合了传统底蕴和现代审美的原创音乐剧《南孔》,在杭州大运河剧院上演了。

  《南孔》聚焦于宋末元初的历史时期,讲述了孔子后人为了家国天下背井离乡举族南迁在江南重建“礼”的秩序的故事。剧本采用倒叙与插叙的手法,使得剧情更富有层次和深度,文辞雅致,音乐创作则融入大量现代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看完演出,衢州南孔文化便会在观众心中留痕生根。

  事实上,许多地方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只有全面深入了解灿烂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南孔》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到地方文化走出去乃至破圈的三重“法门”。

  地方文化吸引外地受众,要抓精髓内容来传播。纵观衢州南孔文化的衍变发展,缘起于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应诏,随宋高宗一同南渡。定居衢州后,到了元初,“衍圣公”孔洙又让爵于曲阜族人,成为孔氏南宗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很多专家认为,孔子嫡裔南迁后繁衍生息在衢州,延续了中华文脉,使江南经受了一次儒家文化的洗礼,浙江更逐渐成为中国南方的儒学重镇。《南孔》抓住了“孔洙让爵”这一经典故事,改编为音乐剧,不仅让衢州南孔故事在生动的表演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更让观众深刻理解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地方文化走出去,要创新传播形式。助力地方传统文化“破圈”,充分用好文化载体是关键。《南孔》创新性地采用音乐剧、以中西结合的形式讲述儒家文化故事。剧中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流行音乐结合的形态,带来古韵新生。视觉呈现上,《南孔》打破单调的实景布置,通过留白和光影的运用,营造出更加宽广的戏剧空间和时空维度。全剧的舞台美术采用极简的写意风格,几块屏风或彩色图形的重构与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表现空间,从而将戏剧的焦点和观众的注意力留给了表演。

  文化传播“送上门”,才能把握地方文化走出去的“主动性”。作为中国首部南孔文化题材的音乐剧,《南孔》此前已在北京等地成功演出,激起涟漪。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评价:“一部好戏、一段历史,创造了一个让我们共同学习的机会。”此次在杭州演出,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让杭州观众感受到崇学重教、诗礼传家的文化风尚。2024年,《南孔》将开展全国巡演,届时,这部以当代视角书写儒家千年情怀抱负的音乐剧,会与更多的观众见面,衢州南孔文化也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近年来,衢州作为南孔文化的发源地和浙江宋韵文化的重要板块,通过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等一系列举措,复兴传统文脉。音乐剧《南孔》所蕴涵的三重“法门”,无疑从更具广度和影响力的维度,推动了南孔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