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6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在宁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推动宁夏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宁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近年来,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在推动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助力全区生态建设、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后,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历次考察宁夏时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打好文脉赓续、数字赋能、跨界融合、场景创新、服务提质、品牌提升等“组合拳”,全力推动大西北旅游目的地和贺兰山东麓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建设,让旅游业成为建设美丽新宁夏的支柱产业。
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供图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内涵。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文化和旅游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深入挖掘、精准提炼宁夏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刻阐释有传承教育作用的文化遗产,实施长征、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高水平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开展水洞沟遗址、贺兰山岩画、姚河塬遗址等探源实证行动。打造文艺精品力作,推出一批以《崔景岳》等为代表的文艺精品,推进《我引绿洲接长路》《思念如沙》等“唱响宁夏”主题歌曲创作,让优秀文艺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完善服务体系,搭建100个新型文化空间等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有带动力的文旅示范项目,丰富好宁夏文化大篷车的时代内涵,全力唱好“黄河水甜、共产党亲、总书记好”的新时代主旋律。
二是坚持提质增效,快速培育幸福产业新动能。近年来,宁夏围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旅紫色廊道、滨河生态文旅绿色岸线、六盘山红色文旅胜地重点板块,打造“一轴一廊、一核三区”全景图。持续推进“智游宁夏”信息化建设,打造深受年轻群体关注的数字文旅新产品新业态,促进宁夏文化和旅游产业以新提质、以质促优。实施“宁夏二十一景”创新升级行动、旅游消费场景创新工程,推动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档升级,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打造一批“宁字号”乡村文旅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宁夏辨识度的品牌产品。加大服务质量品牌培育力度,推动建立旅游企业“首席质量官”和“标杆服务员”制度,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游客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服务需求。
三是坚持融合发展,不断拓展美好生活新空间。要以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为动力引擎,把跨界融合创新、推动场景革命、重塑旅游业态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文旅产业与葡萄酒、枸杞、滩羊等产业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动能、放大产业价值。持续推进“演艺+旅游”“康养+旅游”“民宿+旅游”等融合模式,大力培育银川市凤凰幻城、漫葡小镇等沉浸式演艺新业态;推出银川市怀远观光夜市、中卫市向阳街夜市等旅游休闲街区消费新场景;打造沙坡头星星酒店、黄河宿集、沙湖湖居酒店、贺兰山安漠酒店等一批迎合消费新趋势、新需求,满足游客情绪价值和心灵体验的休闲度假新产品。打造中卫大漠黄河(沙坡头)旅游度假区,为游客提供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大漠黄河美好生活新空间,创新举办“青春漠漠搭”沙漠营地文化旅游季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宁夏文旅品牌在全国各地年轻群体中的声量,充分利用青年学子的私域流量,助力实现公域话题和宁夏热度的破圈。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