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百业”产业生态也能成为新的风景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4月10日 10时11分

  在广东佛山,一个家具卖场居然是国家4A级景区——据4月7日央视新闻报道,在“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的佛山顺德乐从镇,坐落着被评为4A级景区的国际家具博览中心,还有一条延绵十余里的家具卖场长街,不仅国内博主纷纷打卡,外国游客和客商也络绎不绝。

  在传统认知中,旅游景区多是自然风光或历史遗迹,而家具卖场成为国家4A级景区,令人好奇。这里通过场景化陈列、设计美学展示、定制化服务,将购物转化为生活方式体验。这种模式下,游客既是消费者,也是产业文化的参与者,双重身份、多种体验,放大了文旅的附加值。

  这一现象背后是产业实力的彰显,更是“文旅+百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它打破了文旅资源的传统边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体验经济”可以重构消费场景,产业生态也能成为新的风景。

  具体看,佛山家具卖场向中外客商展示了其全产业链的震撼性规模,具备了“景区”的吸引力。延绵十里的家具长廊、300万平方米的展销空间、420个足球场规模的产业景观,本身就是工业化时代的奇观。游客在这里不仅能选购商品,更能直观感受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体验“中国制造”的磅礴生命力。这种“产业旅游”模式,将生产、销售、文化体验融为一体,类似德国奔驰博物馆或荷兰鲜花拍卖市场,让经济行为本身成为文旅资源。

  家具卖场成4A级景区的典型案例,为“文旅+百业”开拓了思路。比如,产业是文旅的根基。浙江义乌小商品城、江西景德镇陶瓷工坊等,都是产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典范。又如,体验设计是关键转化器。单纯的产业集聚未必能吸引游客,而通过动线规划、互动项目、文化赋能等或可提升“可游性”。此外,要用品牌IP强化辨识度。“有家就有佛山造”的产业IP,通过政企联动形成集体品牌效应,类似“瑞士手表”“巴黎时装”,让地方产业与文旅形象相互赋能。

  近年来,从菜市场成网红打卡地,到许多外国人打卡进中国社区,再到“下沉式旅游”“乡村旅游”兴起,当代文旅业正在呈现多元格局。只要坚持求新求变、提质增量的思维,精心治理、善于创新,处处都可成景区——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游客追求的就不仅是打卡景点,而是差异化体验。

  因而,在独特性、故事性和参与性等方面做好文章,大到一座城市,中到一个产业园区,小到一个社区或菜市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具有“泼天流量”的文旅爆点。期待在“文旅+百业”的不断探索下,未来会有更多“烟火气”转化为“风景线”。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