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如何用中药?指南告诉你
源 / 众谷新闻网    文 /     2018年05月08日 11时41分

  不久前,我国首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后简称《指南》)在2018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年会上正式发布。《指南》由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葛均波院士和张敏州教授牵头,联合国内中医、西医等众多领域专家共同制定,充分肯定了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列为推荐用药,并给予对中成药的最高等级推荐(推荐强度:强;证据级别:中)。

  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AMI则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被称之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医学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过去10年全国AMI患者的住院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并未随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而降低,这表明中国迫切需要提高AMI患者救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水平。

  AMI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实现心肌再灌注。心梗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营养心脏的血管中出现动脉硬化斑块,斑块破裂堵塞在血管狭窄处,切断了心肌的血液供应。心肌再灌注就是要重新恢复对心脏的血液供应,目前的主要手段有搭桥、支架、药物溶栓等使大血管恢复畅通。但临床上发现,经过放支架或溶栓治疗后,有37%的AMI患者心肌并没有恢复有效血流灌注,这是因为在大血管和心脏之间,还有无数细小的微血管因为缺血缺氧而无法保持畅通,而且开通大血管带来的血流冲击还可能对微血管带来进一步的伤害,这种现象被称为心梗后心肌无再流及灌注损伤,严重阻碍AMI患者实现心肌再灌注。

  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能够保护微血管,抑制微血管痉挛,从而减少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促进心肌有效灌注,保护受损心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在实验中发现,没有使用通心络的话,有大约80%的心肌是无再流的,如果要是给上中剂量和大剂量的通心络,无再流范围就可以降到25%,甚至20%左右。相关研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指南》因此推荐通心络胶囊,并明确指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降低对AMI患者心源性死亡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因心肌缺血及坏死、再灌注损伤、电解质紊乱、交感神经兴奋等多方面因素,AMI患者易合并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中医药从整体调控入手,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五项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及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心衰伴早搏、窦缓伴室早效果良好。在512例慢性心衰患者中展开的循证研究证实,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研究结果发表在目前国际心血管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被列入JACC的2013年度学术亮点。在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支持下,《指南》将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列为AMI治疗推荐用药。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