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美容消费的群体在不断扩大,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一家医疗美容网站去年发布的《新氧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有近2000万医疗美容消费群体,90后已是整容整形绝对主力,00后开启医疗美容消费的势头比90后更强。从近两年消费数据看,医疗美容成为00后的日常生活方式这一趋势端倪已现,而且愈演愈烈。但遗憾的是,低龄整容催生了大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发盲目整容“事故”,日前人大代表曾提议立法禁止未成年人整容,美丽市场的诱惑与责任之争正愈发激烈……
多重因素催生的千亿市场
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的医美行业,满足了消费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需求的提升、技术的进步、政策的逐渐完善……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医美产业的爆发。
近年来,消费者消费能力及消费意愿的提升促使医疗美容需求快速释放。据研究人员表示,当前市场规模超千亿,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25%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姓人口比例、人均整容次数及人均消费均处于较低水平,渗透率不及2%,医美市场远远伟大饱和状态,加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国内消费再升级的趋势,医美未来发展的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全球医美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医疗美容也起步较晚,但在技术水平方面的进步尤为迅速,“安全性、快捷性和无创性”方面的技术提升使得快速释放的市场需求得以满足。我国在医美技术方面,除与美国有一定差距外,在亚洲圈内并无明显落后。对比医美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发现,其关键在于完善的监管体制、风险管控体系和精细化的高水平服务。
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尚在发展初期,非法行医、药品市场混乱、市场定价差异巨大、缺乏统一行业自律机构等问题导致医美行业较高风险。自2009年期,政治行业乱象的政策逐渐出炉,目前行业监管覆盖方位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医美医院满足各类行业标准,信息不对称逐步得到改善。随着监管层的成熟和医美资讯平台的出现,行业监管逐渐向细则化,规范化发展。
颜值产业链条中的强与弱
医疗美容的产业链包含上游医疗美容实际设备生产商、下游医美机构以及中游医美资讯、保险等配套服务。目前,我国医美产业上游门槛高、集中度高、企业毛利率及净利率均较高,企业盈利能力强,竞争格局优越。而下游处于发展早期阶段,还处于高度分散化状态,营销投入大,盈利能力和集中度均有待提升。
面对下游产业的乱象丛生,监管不断收紧,一些有责任的上游企业开始延长管控线,控制下游医美机构的规范性。
医疗美容行业下游市场有别于传统医药行业市场,客户以非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以透明质酸生产商爱美客为例,据招股书披露,面对下游医疗机构乱象,公司在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在对医生进行使用产品培训的同时,紧紧围绕产品应用和客户培育的各个环节,为下游医疗机构提供从产品到服务的全方面解决方案,包括产品定位、广告策略和内容制定、客户经营和维护等,在以服务拉动销售的同时,从源头把控下游机构销售情况,及时处理客户问题,将风险降至最低。
轻医美或将成为主流
了解过医疗美容的朋友都知道,医疗美容项目主要分为手术类与非手术类。手术类的经典项目包括面部手术(眼部、鼻部)、美体手术(胸部、瘦身)等,其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国内一般纳入“美容外科”。而非手术类,市值不需要开到,对身体进行精准微调,包含微创美容类(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等)、皮肤美容类(激光、热玛吉、磨皮等),一般纳入“美容皮肤科”统一管理。近年来,非手术类项目深受消费者喜爱,相比于手术类项目,非手术类项目风险相对更低,操作更加简单,起效更快,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美容趋势。
主打非手术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爱美客,拥有逸美、宝尼达、爱芙莱等玻尿酸产品,在CFDA批准的13中玻尿酸产品中,3种产品均在其列。爱美客注重研发投入和产品开发,是国内第一家取得相关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国内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参与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十三五”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颌面软硬组织修复材料研发”项目。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25项专利,其中包含发明专利16项。
面对国内医美用户的低龄化,当前医疗美容安全性的高关注背景下,更是需要爱美客这样拥有专业责任心的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保驾护航。
颜值当道,医美行业的高盈利性和高成长性,吸引科技和资金逐利而来,行业呈现出高速的技术发展,不断进步技术使整形美容越来越安全和便捷。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