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入市蓄势待发 上市公司竞逐花落谁家
源 / 企业日报 文 / 企业日报 2018年04月23日 13时04分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激活针对中兴的拒绝令,中兴将被禁止参与接受美国政府出口管理条例管辖的“任何形式的任何交易”。中兴作为国内著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遭此变故甚至被福布斯预测将于数周内宣告破产,将国内部分科技企业高度依赖进口芯片的情况进一步曝露在国人面前,同时在国内引起了新一轮关于国产芯片的讨论。
事实上,部分国内的有识之士很早就认识到高度依赖进口芯片对国内制造业自主发展的威胁,也在国内自主芯片技术的布局上有过成功的尝试。2017年,建广资产、华融国际、合肥建投等共同出资收购的恩智浦旗下标准品业务正式完成交割,由该业务独立产生的安世半导体公司自此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公开资料显示,之前有多家上市公司加入了该资产的收购当中。近期,上市公司银鸽投资与旷达科技纷纷公告称参与对持有安世半导体股权的基金份额的收购,吸引了众多半导体从业人员关注的目光。随着银鸽投资与旷达科技的加入,这一幕角逐大戏进入了高潮。
收购安世半导体 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里程碑之作
2017年,建广资产成功收购安世半导体的消息甫一面世,便震惊了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一方面,被收购方安世半导体是从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恩智浦分拆出来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建广资产拥有国家背景,这一收购举动极具象征意义。
国内资本参与并购欧美核心技术企业从来就困难重重,其中经历的审查以及波折相对更多。因此,有人将建广资产收购安世半导体称为国内半导体行业里程碑式的收购案例。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恩智浦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用芯片供应商,不仅在汽车电子(包括车用半导体和车用微控制器)领域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其在汽车电子芯片、工业控制器芯片等多个领域都是领先的芯片厂商,技术积累深厚。在整个半导体行业,恩智浦的市场份额常年占据前十。其中,安世半导体为原恩智浦旗下标准品业务(Standard Products)独立派生,业务包括分立器件、逻辑芯片和PowerMos芯片。标准品业务在恩智浦原业务体系中占比较大,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恩智浦全年营业收入61.01亿美元,标准品业务营业收入为12.41亿美元,占比约为20.34%。安世半导体融合设计、制造、封测于一体,属于典型的垂直整合半导体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作为基金管理方建广资产背景也可谓深厚。据官网资料显示,建广资产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并购的资产管理公司,为中建投资本的子公司。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可知,中建投资本是由国务院出资设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设的控股公司,属于根正苗红的国有企业。
半导体产业本身作为高端产业拥有极高的利润率,是中国制造2025必须征服的关键领域。
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将半导体产业新技术研发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推进纲要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2015年,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到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50%。
可以预见,国内半导体产业正在加速孵化。这在目前美国加紧封锁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尤其弥足珍贵。
竞逐安世 优质资产花落谁家
总体而言,国内半导体产业除了封测领域,在设计、制造、设备与材料等领域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如果单纯依靠自主研发,很难实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的2030年中国半导体达到第一梯队的目标。此时,收购海外优质半导体资源,直接嫁接国内上市平台将会迅速提升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全球竞争实力。在美国进一步加大限制中国对美技术性企业投资的背景下,来自于欧洲的优质技术企业,便吸引了更多企业的目光。
作为海外半导体巨头剥离出来的优质资产,安世半导体自设立之初就吸引了各方资本青睐的目光。坊间有消息指出,有多家上市公司曾对安世半导体资本化方案进行询价,京运通以及东山精密更曾对此进行了实质性运作,如今这一竞逐者队伍又加入了银鸽投资以及旷达科技两家。
2017年7月15日,银鸽投资对外公告称,公司与智权创投有限公司签订意向性协议,拟出资购买智权创投可处置的JW Capital Investment Fund LP基金合伙份额。该基金涉及的资产为著名半导体公司恩智浦剥离出来的优质资产一一安世半导体。有市场人士认为,若该交易得以成功,未来该资产有可能置入上市公司。
无独有偶,2018年1月16日,旷达科技公告披露称,公司收到智路资本的邮件回复,其在安世半导体资本化方案的遴选中位居前列。
市场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如能成功竞得此类半导体行业优质资产,将极大的提升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想象空间及市场关注度,有效提升市场对公司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半导体资产的置入,无论从跨界融合或者产业链延伸的角度,都将为上市公司开辟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使得上市公司在这场潜在的产业爆发前期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位置。”这便不难解释上市公司如此踊跃参与到安世半导体收购过程的原因。
银鸽投资是原属于河南省国资委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纸类产品等的制造。2017年3月,深圳鳌迎投资完成对银鸽投资控股股东的股权收购,银鸽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就此发生变更。深圳鳌迎在完成收购银鸽投资后曾公开声称,上市公司未来将计划引入新产业,实现双主业运营发展的态势。
这一表态引人遐想。银鸽投资的要约收购报告书详细披露了深圳鳌迎的股东结构,华融投资赫然在列。在建广资产联合收购安世半导体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华融的身影,不得不让人猜测华融在银鸽投资以及安世半导体股权中同时布局的意图何在。有趣的是,深圳鳌迎在完成股权收购的4个月后,通过银鸽投资披露《关于签署拟对外投资框架协议的公告》,称将收购涉及安世半导体股权的基金份额,动作之迅速令人咋舌,是巧合还是早有安排?
另一方面,本次收购似乎也与国资方面多有联系,或将有助于推动银鸽投资完成收购事项。深圳鳌迎在回复上交所问询时指出,本次收购的主要资金来源为中海外控股。相关公告以及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中海外控股的三大出资人分别为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旷达科技则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内饰面料、座套研发等的公司。旷达科技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指出,公司收购安世半导体股权的原因,不仅在于其看好安世半导体业务未来发展的潜力,更出于旷达科技本身希望往汽车产业上游扩张的意愿。
目前来看,银鸽投资与旷达科技似乎处于收购安世半导体股权的有利位置。据公开资料显示,安世半导体所属业务全年实现净利润约2亿美元。以30倍PE保守估计,其市值约为378亿人民币(以汇率6.3计),这对于市值仅在100亿人民币左右的银鸽投资以及旷达科技而言,无疑体量过大了些。因此,后续两家上市公司采取联合收购的措施共同消化的可能性似乎较大。
这一猜测从旷达科技方面似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旷达科技曾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回答投资者相关问题时指出:“公司与银鸽投资是在友好协商的情况下,各自独立购买相应份额的JW基金股权。”但旷达科技并未详细说明双方会如何合作收购安世半导体。
市场人士强调,“即便上市公司仅以财务投资的身份参与优质半导体资产的并购,从国内半导体行业高速增长的预期出发,这部分投资预计也将会在未来给上市公司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