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5.5万平米、集聚4000高新人才的创新空间,除了日常上下班、创业拼搏,还能有什么有趣的事儿发生?
入驻300+企业的创业生态环境中,在六一节这天,除了「大龄儿童」晒朋友圈「强行」过节,幼龄孩童有什么可玩的?
这样一个创业社区里,周边3——5公里的居民的生活是如何越来越与其相融的?
6月1日-3日,英诺创新空间·回龙观创客广场举办了儿童科技狂欢节,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以下,enjoy~
本次活动中,近百家智能科技、文创消费、儿童教育类项目共同参与,三天的活动,吸引了上万的「大小儿童」。
|欢乐的大小儿童|
智行者的「蜗必达」物流车进行「萌系」改装,摇身一变无人驾驶小火车,既能运送货品还能载人,遇障自动避让,让大家体验到科技的力量和乐趣。
|智行者定制版无人驾驶小火车|
臻迪PowerEgg无人机简洁美观的外形和实用易操作的功能引来一波赞叹。
|臻迪PowEgg无人机|
Newplay新品有戏和凡米粒合作展出许多潮流产品,吸引人驻足。
|新品有戏联合凡米粒亲子展区|
同时,踢球者、金宝贝、蕃茄田、彩色圆点,北京丑小鸭剧团等多个项目,和英诺一起,共同打造了一场亲子科技文创狂欢盛宴。
|活动现场|
不仅是亲子活动,各种行业研讨、跨界活动、学习培训、主题沙龙等在英诺创新空间·回龙观创客广场定期举办。
作为英诺运营的首个「创业综合体」,开园至今近三年,回龙观创客广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项目和周边居民,形成多种兴趣社群和学习小组。
1.从一个创业者的moment,到「创业综合体」由来
作为连续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对于一个创业者的moment,英诺创新空间创始合伙人刘怀宇再熟悉不过了:
早高峰拥挤的地铁、随便对付的午餐或外卖、开不完的会、加班到深夜、融资问题、商业模式、创业服务……「满足创业项目的需求」这件事儿,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5年,刘怀宇提出「创业综合体」概念,并和其团队成功打造、运营了5.5万平米的英诺创新空间·回龙观创客广场。
国内创新空间自诞生以来,经历不断发展。1.0时代的孵化器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办公场地为主;2.0时代的众创空间主要以共享办公为主、对创业项目的服务进一步充分,但业态相对单一,承载功能有限;经历1.0、2.0时代的升级,才迎来3.0阶段我们所谓「创业综合体」时代。
|英诺创新空间·回龙观创客广场|
从物理空间看,创业综合体的体量更大,其承载功能更强,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满足创业群体的各项需求,可形成独立的生态系统。
2.「创业综合体」可形成一个创业生态系统,社区效应显著
曾经作为一个小白,我也问过我的老大刘怀宇「创业综合体是什么?」理性的他总结了一个公式: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