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保险田立文:洞察需求变化,高效管理风险是AI和大数据在保险业的最大价值
源 / 北国网    文 /     2019年01月11日 11时55分

  “保险非刚需的产品,离普罗大众距离稍微有点远,而科技使得这个距离越来越近,是因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使得精算的能力越来越精细,使得场景化保险保障的需求得以满足。”在2019中国保险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创新国际峰会,大象保险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田立文与众多行业大咖一起讨论如何实现保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价值最大化。




  作为一个互联网智能保险顾问平台,大象保险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驱动,在风险定价、产品设计、产品个性化、智能理赔、智能匹配等提供商业智能支持,重塑服务流程。田立文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整个产业带来的价值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


  1, 普惠高效的传道者


  科技大大提高了保险的普惠水平,责任更全面的保险设计出来离老百姓实际需求越来越近,满足了真正市场的需求。而跨界保障和场景的渗透十分明显,保险的营销和使用过程中体验越来越简单,使得普惠的水平大大的提高。


  2, 化繁为简的大师


  保险成分复杂性非常高,用户很难理解保险产品的核心保障要素,怎么才能获得理赔。而科技其实把这个繁化成了简,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现在保险产品的定制越来越倾向于产品的责任简单,标准化,信息透明,责任全面,这对用户来讲接受度就会高很多。科技的介入使得用户在线上甚至其他的渠道购买使用保险的方便性越来越提高,原本冗长的繁杂过程变得简单高效化。


  3, 逐步颠覆的创新者


  人工智能与AI技术确实在颠覆我们整个行业,但它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从保险开发设计,精算定价到营销,直到用户的理赔、核保、核赔、售后跟踪服务阶段,整个价值链都有科技的渗透,而每一个价值链的生产服务过程都被改造和迭代。这个过程到现在可能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颠覆性应用落地,但其实量变正在进行着,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整个发展的趋势。


  讲到此处,田立文感叹:智能的应用还在探索期,目前还没有成熟到完全达到提质降本增效这样一个目的。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基于保险产品低需求低频次形态,用户在整个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参与感并不是特别强,而金融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是格外严厉的,对整个市场秩序的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阻碍了科技前进的步伐。


  随着行业大环境乃至用户消费意识的巨大改变,互联网保险进入快车道发展,这个行业赛道够宽也够长,但却考验着每一位参赛者的耐心与毅力。而自动化,智能化也将会是保险行业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大数据和AI技术的应用,应该说既要注重基础,更要注重场景化,有效的实施路径解决当前的困难和痛点。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