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科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启幕!伊利金领冠携手14位院士、专家重磅发布“六大趋势”
源 / 上海之声    文 /     2022年04月08日 11时29分

  4月7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以线上形式成功召开。伊利携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举办“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分论坛,并携手多位院士、权威专家,共同启动“领航者计划”,重磅发布“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六大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教授在分论坛上进行了致辞,论坛由南京医科大学汪之顼教授和伊利集团总裁助理云战友博士共同主持。分论坛上,伊利支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母婴营养研究最新科研成果,获得与会人员高度认可。

  14 院士、 专家在线集结 见证伊利金领冠重磅科研成果

  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其中,关乎每一代宝宝健康成长的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特殊意义。依托连续20年对中国母婴营养的深入研究伊利助力学会重磅发布了“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六大趋势”。

  这“六大趋势”涵盖生命早期营养需求解析、母乳成分深度探索、母乳健康效应观测等基础研究领域,通过基础研究深入探索母乳的营养奥秘。此外,“六大趋势”还涉及功能基料创新创制、新基料检测技术及评价方法开发、生物活性成分高效保留等产业化应用领域。

  “六大趋势”也与金领冠长期深耕中国母乳研究,持续推动生命早期营养科研纵深发展的目标一致。

  院士、专家对 “六大趋势” 寄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表示,要“聚焦母乳研究,夯实婴配粉营养与健康科学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教授表示,应“开展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以科技力量筑牢婴幼儿健康屏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教授就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的意义,指出“乳是生命早期最佳食物,应加强母乳营养科学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教授表示,要加强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助推我国婴配奶粉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之顼教授表示,通过研究母乳,不仅能了解婴儿的营养,更能使我们知道如何去更好地喂养他们。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玉梅教授以“城市母婴人群营养状况研究”为主题进行分享,并且她还表示要“发掘母乳宝库,护佑子孙健康”。

  整体而言,此次发布的“六大趋势”,是从基础科研出发,覆盖基料研发和生产环节,致力于从整体上推动阻碍我国婴配粉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的解决,可为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精准添加提供依据和指导,助力生命早期的精准营养干预,给中国宝宝更好的喂养。这不仅推动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迈向新的高度,更对提升中国母婴营养研究、促进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科研 担当领航使命 创新 成果铸就“大国品质”

  伊利是首个进行中国母乳研究的乳企,自2003年起至今已深入母婴营养研究20年,并建成中国首个企业母乳研究数据库。基于对千万母乳成分数据的分析研究,金领冠在中国母乳成分及婴配粉制造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止目前,金领冠已收获包括“含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组合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核苷酸组合物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在内的5大核心配方专利*,更取得全球14个国家的专利授权**,这些专利成果也被成功应用在金领冠系列产品之中。金领冠“王牌系列”珍护奶粉更在中国专利配方基础上,创新打造“六维易吸收体系”,从营养吸收力、自护力以及认知力全方位守护中国宝宝。

  近期,金领冠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改善肠道微环境健康的母乳低聚糖及其应用***研究领域的关键专利突破,这项专利是国内乳企中第一个以母乳低聚糖健康功效为创新要点的发明专利,再次将中国母婴营养科研水平提升至新高度。

  在聚焦科研的同时,金领冠还致力于构建高层次科研平台,集聚业内顶尖资源。2021年,金领冠正式发布“伊利母乳研究生态圈”,打造中国乳品行业 “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标杆,促进我国婴幼儿营养升级;此外,金领冠还与中国农业大学院士团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与北大、清华等权威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项目。

  科研创新是铸就“大国品质”的核心支撑,金领冠始终相信,唯有攥紧“核心技术”,发挥“专利力量”,才能给中国宝宝带来更贴合母爱的营养守护。未来,金领冠将继续以创新为产品赋能,不断研发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专利配方产品,引领中国婴配粉行业创变升级!

  *中国专利配方指金领冠珍护系列产品获得的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80013841.3 发明名称:核苷酸组合物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核苷酸组合物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290842.X;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291739.7;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300587.2;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80013841.3;欧洲发明专利,专利号:EP3266310;澳大利亚发明专利,专利号:AU2016228670;新西兰发明专利 专利号735399。

  ***“改善肠道微环境健康的母乳低聚糖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2011376923.9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