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防晒霜中的有机化合物羟苯甲酮会损害珊瑚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5月09日 09时56分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尽管珊瑚礁具有巨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价值,但由于一系列人为压力因素,包括海水温度升高、沿海养分污染和过度捕捞,珊瑚礁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衰退。近年来,外用防晒霜中的一种化学成分羟苯甲酮已被确定对珊瑚健康构成威胁。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6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羟苯甲酮是如何加速这一濒危生态系统的灭亡的。

  根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数据,每年有多达6000吨的防晒霜(超过50头蓝鲸的重量)排向美国的珊瑚礁地区。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在许多防晒霜中的有机化合物羟苯甲酮会损害珊瑚。因此,含有这种化合物的防晒霜已在全球一些海岸地区被禁止。

  然而,羟苯甲酮损害珊瑚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谜,这使得作为替代品的防晒霜成分很难确保对珊瑚更安全。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海葵和弯曲蕈珊瑚(俗称蘑菇珊瑚)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模拟阳光和人造海水的环境中,暴露于羟苯甲酮的海葵在17天内全部死亡,而在没有模拟阳光的情况下暴露于羟苯甲酮的海葵仍然存活。

  在吸收紫外线后,羟苯甲酮本应以热能的形式驱散光能,防止晒伤。然而,海葵和珊瑚独特的代谢方式导致当暴露在阳光下时,羟苯甲酮产生的物质会形成破坏性的自由基。也就是说,羟苯甲酮会使阳光对珊瑚产生毒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珊瑚对羟苯甲酮防御机制的证据。珊瑚中的共生藻类似乎通过将珊瑚产生的羟苯甲酮带来的毒素隔离在自己体内来保护它们的宿主。

  然而,随着海水变暖,珊瑚会驱逐它们的藻类伙伴,暴露出骨白色的珊瑚骨架。因此,除了更容易受到疾病和环境冲击的影响外,这种“漂白”的珊瑚在没有藻类保护的情况下,也更容易受到羟苯甲酮的破坏。

  研究人员警告说,羟苯甲酮可能不是唯一令人担忧的防晒成分。将羟苯甲酮转化为毒素的代谢途径,同样有可能适用于其他化学结构近似的常见防晒霜成分。

  市场上许多被标榜为对珊瑚友好的防晒霜都是基于锌和钛等金属,而不是羟苯甲酮等有机化合物。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些防晒霜在功能上有根本的不同,但目前尚不清楚它们是否真的对珊瑚更安全,他们正计划进一步调查这一问题。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