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行量可转债新券被热炒 警惕转股溢价后失去优势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5月24日 09时38分

  本报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近期可转债市场不断升温,聚合转债4月19日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超过200%,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5月17日上市的永吉转债上市首日涨幅更是高达276%,再度刷新了上市首日可转债新券涨幅纪录。

  由于可转债价格变动严重偏离正股走势,永吉转债自5月19日开市起停牌核查,即便如此,可转债投资热度依然不减。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5月23日开盘时,近七成可转债上涨。

  “近期已有多只可转债盘中大涨触发临停,这些可转债均是发行量小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容易被大资金控盘,或存在短期炒作的可能性。”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可转债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小众产品,但其“T+0”的交易机制较为灵活,虽然交易所对可转债上市首日交易及日常交易都设置了熔断机制,但仍有资金试图进行操作。此外,可转债的债性更容易获得大资金青睐。

  但张翠霞表示,参与缺乏正股股价支撑的“热门”可转债交易,风险同样很大。4月底以来,不少优质成长转债品种反弹过快,已经透支了后续上涨空间,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进场。

  “原本每张债券的票面价格是100元,如今被炒到300元、400元。”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徐阳表示,上市后,可转债的价格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投资者应谨慎投资。

  徐阳表示:“目前来看,涨幅较大的可转债规模较小,且多为新上市可转债,估值已经被炒作到高位,要警惕被严重高估的转股溢价率。投资者购买可转债时首先要看公司基本面,其次应选择评级较高的优质可转债。”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提示,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需格外注意风险与收益间的平衡。投资者热衷于可转债投资,主要缘于可转债兼具相对于股票较低的投资风险和相对于债券更高的收益率,但如果转股溢价率极高,可转债就有可能失去上述优势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