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竹影、凉茶豆糕,驱走炎热,留下清凉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7月22日 09时37分

  “晓牧侵星大暑天,昼寻芳树绿阴眠。惜牛不使冲残日,归带黄昏饮小川。”宋代黄庶这首《次韵和真长四季牧童》描绘了一幅大暑日牧童寻荫小憩的图景。诗中提到的“大暑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暑”为炎热之意,“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于每年公历7月22日至24日交节,此时正值“三伏”中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于是送暑、消暑便成了生活的主题。民间消夏的方式五花八门,花间竹影、凉茶豆糕,为的是驱走炎热,留下清凉。

  浙江台州椒江葭芷的渔村有“送大暑船”习俗。此活动每年大暑日举行,主要是迎、送当地的“五圣”神。“五圣”是浙江台州湾一带民间流传的5位瘟神,“大暑船”则是承载“五圣”出海的模型船。此船形如缩小版的三桅帆船,长约10米,宽约3米,重将近2吨。船舱内放置神龛、香案、水缸、桌椅板凳等船上用品以及各种酒食米面,还有刀矛、枪炮等自卫武器。大暑节气,正值东海休渔期,渔民们便趁此空暇举行隆重的仪式,将“五圣”送出海,为的是驱除疫病、保佑平安。大暑日清晨,浩浩荡荡的送神队伍抬着精心制作的大暑船从当地的五圣庙出发,前往椒江口。所经道路两旁人山人海,观者如潮。队伍前有鸣锣开道、钢叉护持,鼓号喧天;中间是香亭台阁、高跷彩车,狮龙腾跃、武术杂耍赢来喝彩不断。及至椒江口码头,队伍自动散开,掐准海水落潮的时间,将大暑船拉出渔港,让船趁着落潮大水,漂向大海,带走疫病与暑热。如今的“送大暑船”没有了旧时“送瘟神”的紧张、神秘气氛,而是充满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人们兴致勃勃地赶来参加,观看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自己也热火朝天地投身其中,将平日里“蛰伏”的艺术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大暑近农历六月廿四,江南民间有观莲节,俗称“荷花生日”。江苏苏州葑门荷花荡自古便是远近闻名的赏莲佳地。张岱在《陶庵梦忆·葑门荷宕》中记述,天启壬戌(1622年)六月二十四,偶至苏州,看到“士女倾城而出”,聚集在葑门外荷花宕观赏荷花。楼船画舫,乃至小船,都被租借一空。船上丝竹管弦,轻歌曼舞,人们宴饮听曲,赏花纳凉,“灿烂之景,不可名状”。荷花荡离苏州冰窖不远,赏荷花时,伴着阵阵幽香,还能吃到冰镇西瓜,令人心旷神怡。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体流汗多、消耗大,时令饮食大体有滋补、消暑两类。民间以为大暑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吃羊肉、喝羊汤,出得一身大汗,可以排除身体内的积热和毒素,有益健康。山东南部地区在大暑日要喝羊汤,俗称“喝暑羊”。福建莆田人有“过大暑”习俗,此日家中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以滋补元气,亲友之间也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此外,还有不少地方讲究吃凉性食物以消暑解毒。比如福建、广东和台湾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茎叶晒干后可熬制成“烧仙草”,是一种消暑甜品。当地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民谚。江浙一带人们惯饮伏茶,这是一种特别配制的消暑茶,常以青蒿入茶,再配上陈皮、六月霜、白菊花、十滴水制成茶包,清热解毒。此外,桑菊荷叶茶、二豆饮、金银花饮、决明子茶、焦大麦茶等,都是兼具药用价值与清凉口感的祛暑佳品。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