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轮顺利“入坞” 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程启动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12月19日 10时18分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日前由“奋力”轮护送从长江口横沙水域返回黄浦江畔,“安家”于拥有120余年历史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

  长江口二号古船于2015年在开展上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被发现。这艘古船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其中载有不少精美文物,初步判定为清同治年间商贸船。

  根据长江口二号古船“入坞”方案,长约189米、宽约36米、深达10米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预先完成了灌水。船坞底部浇筑了一个马鞍形基座,让包裹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弧形梁考古沉箱安放其上。

  11月25日13时30分,“奋力”轮顺利“入坞”,弧形梁考古沉箱精准安放于“马鞍座”上,宣告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完成,接下来将启动考古发掘、文物整体保护和博物馆规划建设工程。

  由于水流长期冲刷导致长江口二号船体逐渐露出海底,难以原址保护,加上长江口浑浊水域也无法实施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经多方论证确定对其进行整体打捞迁移。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启动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程。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长江口二号古船犹如一颗“时间胶囊”,鲜活展现了约150年来长江黄金水道航运的繁荣景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证。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所展示的中国考古学理念、技术和方法,将成为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碑,为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成为世界水下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优秀案例。

  据介绍,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将搭建“考古大棚”,预计于2023年10月前建成。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也将启动筹建。作为首批创建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核心区域,杨浦百年船坞将“变身”为沉船考古基地和古船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将在此逐步揭开这艘清代沉船的诸多未解之谜。

  (据新华社电)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