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近两年将迎来退役高峰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2月23日 09时20分

  本报记者 许 洁 见习记者 陈 潇

  锂价不断下跌,上市公司“找锂”的步伐却并未停止。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测,2017年至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36.4GWh、56.9GWh、62.2GWh、63.6GWh、154.5GWh和294.6GWh。而动力电池大多为锂电池,其使用年限一般为5年到8年,因此,业内预测,动力电池近两年将迎来退役高峰。

  对此,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表示,锂电池回收行业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锂电池80%的锂电材料都可以回收,随着锂电池退役高峰期到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2025年有望成为动力电池退役潮的起点,并进入锂电池回收业务规模与利润双增长的黄金时期。

  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2月21日,南都电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年处理15万吨“锂离子电池绿色回收综合利用项目”,项目预计投资38.5亿元。

  2月9日,天奇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

  此前,1月30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为推动公司锂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发展,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在广东省佛山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38亿元。1月7日,国轩高科年产50GWh电池回收项目宣布开工,项目建成后达到年处理50GWh退役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的生产能力,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10亿元。

  “目前锂电池回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资本介入,未来产业很可能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的结合,同时头部效应凸显。”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产业链需进一步规范

  1月30日,国海证券发布研报,预计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元,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9%。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有1.2万家,2021年新增注册的企业数量达到2.4万家,2022年,新增注册的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相关的企业超4万家。

  “目前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回收成本较高,但随着回收基数扩大,回收成本会降低,经济性也会不断改善。”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前景广阔。不过目前,报废电池大多被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小作坊收走,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处置和利用将是未来动力电池原料至关重要的来源之一,市场规模不容小觑。但同时也应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产业链。”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表示。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