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中小鹿身上的斑点没了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02月28日 09时40分

▲新(左)旧(右)教材插画对比,小鹿身上的斑点没了

  据央视新闻2月27日报道 近日,浙江临海一名小学生“火”了。他和妈妈去年发现了教材上的一处配图错误,并且给出版社写了信。没想到,今年新学期他们翻阅语文书,发现课本上的配图真的改了。

  这个小学生名叫陈一逸,正在读四年级,是个十足的动物迷。去年2月,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时,看到第二单元第七课《鹿角和鹿腿》(文章选自《伊索寓言》),课文讲述一头鹿遇到了一只狮子。

  陈一逸发现文中配图用的是梅花鹿,与内容实际不符合,“梅花鹿是不可能遇上狮子的,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与印度,梅花鹿是在俄罗斯、中国还有日本,没有任何交叉的地方”。

  得知了儿子的疑惑后,妈妈李女士先是肯定儿子善于观察的精神,并鼓励他查资料找答案。陈一逸搜索了很多信息,又在网上请教专业人员,最终认为文章里说的那头鹿有可能是印度的豚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母子俩给出版社写了封信,说明这一情况。没想到,过了不久他们就收到了出版社的回信。

  收到出版社的回信,陈一逸很开心。他说:“希望小朋友能多多发现问题,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妈妈李女士也表示他们写信只是鼓励孩子敢于发现,勇于探索,“希望他的好奇心可以伴随着他,让他知道做所有的事情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而结果并不是唯一的目的”。

  更让母子俩没想到的是,新学期三年级的语文新书中,这一课的配图真的改了,插画中小鹿身上的斑点没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善于引导鼓励孩子。陈一逸从小就对生物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说自己将来想成为古生物学家。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里人也一直很支持。李女士还给孩子买了很多相关书籍,遇到难点也会和孩子一起查资料、翻看文献。空余时间,李女士会陪着孩子去各个自然历史博物馆,并且鼓励他在网上与科普类博主互动。李女士说:“我们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真正喜欢什么,再去进一步引导他。孩子喜欢的事只要是正面的,我们就陪着他做。”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