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工作简单好上手,而且不耽误做饭和接送孩子,既有收入又不影响正常生活,真是太好了!”在温州市泰顺县西旸镇门楼坳村贴纸加工共富工坊的陈大姐说道。门楼坳村党支部紧盯“企业有订单需求、农民有增收呼声、村社有闲置资源、产品有市场前景”结合点,持续引导两新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统一租赁村内闲置房屋,积极对接企业经纪人,打造的集百姓管家、坊间集市、扶贫就业于一体的共富工坊一条街。该街区针对不同的劳动力特点打造了作坊式、居家式、撬动式工坊,积极落地各项补贴政策,结合低收入家庭帮扶集成改革工作,用“党建链”带动“产业链”,切实解决村内及周边留守妇女、残疾人和低收入农户就业难题。
“三个一”优服务
“有了这些平台,再也不用担心岗位、货源和销路的问题,在这里打工安全感满满!”从邻村来领取加工材料的王大哥感叹道。为强化兜底保障,门楼坳村党支部发挥统筹协调的中枢统领作用,积极推进“一队伍一中心一平台”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村民们在“坊”工作的“后顾之忧”。组建“流动师傅团”免费提供岗位咨询、就业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自我造血”能力;打造共享展销平台,构建集线下展销、直播共享等功能的交易平台,有力拓宽产品营销渠道;成立共富工坊服务中心,由村集体统一对接农户和企业经纪人,定期发布货源和工坊招聘信息,保证货源不中断、订单不中断,生产不中断,有效提高农户收入的稳定性。
“共同体”兴产业
门楼坳村党支部以党建联建共同体为纽带,以产业项目为引导,探索龙头带动、抱团合作、结对帮促等多元化合作模式,打造一批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一方面与泰顺山友公司签订“山友e联”产业党建联建协议,创新“龙头企业+村集体+示范基地+农户”新型经营模式,带动村内80多户农户发展高山大米、糯米山药、金丝皇菊等“订单农业”。另一方面携手温科院、农商行等高校企业,抱团投资一批惠农助农项目,如引进浙南运动飞行营地、光伏小康工程、研学实践基地等项目,以农旅融合、科技赋能等创新形式,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让“家家有生意,人人能赚钱”的乡村振兴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