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机器人新政!促进医疗健康等四类产品跃升发展,手术机器人迎重大机遇
源 / 互联网    文 /     2023年07月04日 13时45分

  北京市机器人新政为“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再添一把火。

  近日,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等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

  内容包括“提升手术机器人全流程手术辅助能力”、“优化医疗器械注册和卫健医保政策”、“加大临床应用推广力度”、“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样板间’”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医疗服务需求加大的同时,市场对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渗透之下,发展医疗健康机器人无疑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节约医疗人员配置,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的重要一环。

  以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医疗健康机器人,更是凭借其精准定位恢复快、稳定高效易学习等特点,备受临床领域欢迎,国盛证券曾指出,2023年或为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元年。

  受《方案》发布影响,连日来,天智航(688277.SH)、微创机器人(2252.HK)等手术机器人企业的股价显著拉升。

  北京市发布机器人新政 健康医疗机器人迎重大机遇

  《方案》提出,要“发挥本市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来看,在医疗健康机器人领域,《方案》表示要“面向行业前沿和医疗应用需求,提升手术机器人全流程手术辅助能力;发挥首都医工协同优势,优化医疗器械注册和卫健医保政策,加大临床应用推广力度”。

  “《方案》的提出恰逢其时,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健康机器人的发展目标,对以手术机器人为主的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像强调要优化医疗器械注册和卫健医保政策等,将促进国内医疗机器人相关产品的上市以及商业化落地。比如天智航的天玑骨科机器人手术纳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范畴后,产品的使用门槛大幅降低,商业化进程也加速。”北京一家医疗器械行业人士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政府部门首次出台医疗健康机器人发展的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频频出台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相关政策,推动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早在2017年12月,北京就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在政府指导下成立的医疗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其通过医疗机器人协同创新生态建设,聚集优质项目、吸纳领军人才、攻克关键技术、培育重磅产品、开展应用示范,形成医疗机器人技术和产业高地。

  近年来,北京、上海又率先将手术机器人(RAS)纳入医保,如上市公司天智航研发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所支持的手术和一次性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耗材就已纳入北京医保支付范畴。2023 年6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由3000万元调增为5000万元,乙类由1000-3000万元调增为3000-5000万元。这也意味着,十四五手术机器人配置数量有望进一步放宽。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以及技术进步等多因素推动下,国内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相继有多款国产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2018-2022年,我国医疗机器人产品的注册备案数量从8起上升至27起。截至2023年4月25日,2023年已有9起医疗机器人注册备案事件。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一鸣认为:“未来 10 年国内手术机器人整体市场空间有望从 46 亿元增长至 470 亿元,10 年走出 10 倍市场空间。”

  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高速发展

  一直以来,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都以“高、精、尖”的形象示人,在其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批优秀的企业。

  因此,《方案》特别强调,要“培育机器人优质企业”,聚焦医疗健康等领域,“支持头部企业做大做强”;面向特种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

  事实上,国产手术机器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至少有 15款手术机器人获批。截至目前,天智航、微创机器人、思睿哲、精锋医疗、医达健康、键嘉医疗、华科精准、铸正机器人、和华瑞博等企业推出的手术机器人均已实现商业化装机。

  “国产手术机器人已经具备了自主可控的能力,并且部分企业的产品通过不断迭代更新,技术也持续成熟。手术机器人是一个需要技术积累和不断打磨的行业,相信随着政策的大力支持,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不断创新,手术机器人的临床效果也将得到强力证明,为病患带来福音,市场的渗透率也会持续提高。”前述医疗器械人士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培育优质企业外,《方案》还强调“培育机器人新兴业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拓展业务模式,面向全国市场开展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提出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样板间”,扩大产品消费和应用。

  目前,以天智航为首的一批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已在不断探索新的商业化模式,在传统销售模式之外,天智航探索与医疗机构联合建设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的业务模式(即购买技术服务模式)。 这既可以降低医疗机构一次性购买骨科机器人的资金压力,也缩短了产品进院时间,提升了天智航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效率。

  截至2023年3月31日,天智航已累计开展手术数量超4万例。仅2022年,天智航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的手术数量就超过12000例,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超过20%。

  此外,天智航还与北京地区医院开展了广泛的医工合作,助力国产手术机器人实践。天智航作为项目课题负责单位中唯一的企业代表参与由北京积水潭医院主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与北京水木东方医用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单位协同合作,参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经皮脊柱内镜智能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等。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