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信息爆炸、知识快速更迭。在信息时代迈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怎样的知识传授,才能让学生拥有快速适应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多重挑战甚至拥有领跑的能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代。教育应该帮助人们为那些目前尚不存在,也无法被清楚定义的未来工作而做好准备。这,就是教育给学习者最大的赋能。
达罗捷派,做到了这一点。
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达罗捷派坚持全人教育,采用CCSS 美国高中课程结合 PBL 项目式学习的创新教育模式 。该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融合,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通过发展适宜性的实验和探索来帮助学生建立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框架。截止目前,已获得 Cognia 国际认证,及 College Board 颁发的 CEEB(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Code 。
从创校以来始终坚持通过PBL实施的深度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翻转式学习等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更能够培养出彰显人类优势且能利用好各种工具,参与推进未来社会发展事业的未来人才。
基于学术知识基础的 PBL
达罗捷派基于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PBL)开展教学,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与学方式,采取翻转式课堂,将学生作为中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情境中。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作为内容丰富的跨学科学习方式,通过发展适宜性的实验和探索来帮助学生建立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框架。从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开始,学生通过多步骤的过程解决问题。项目要求学生合理运用多种学习技能,包含阅读、写作、数学和研究、逻辑推理以及其他21世纪人才需要的核心能力。项目式学习推崇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创造创新。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焦点问题或者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积极的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在多学科之间交叉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探究、学习现实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并努力尝试找到解决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感受到了一种 “教和学” 的新境界,真正体验到了 “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式学习” 的魅力和激情。
达罗捷派教学部门以人文与STEAM作为两大版块,结合两个不同主题的PBL项目内容进行教学实践。艺术课程及中国文化素养课程交织其中,与两大版块互为支撑。此次,将学术知识充分进行跨学科交融,最终以PBL项目形式进行学术成果的最终呈现形式。
STEAM PBL-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STEAM学科以科学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融合工程、数学、艺术等多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实践与学习。
STEAM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跨学科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对学生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HUMANITIES PBL- 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
人文学科的内容涉及对社会关系与社会运行方式的研究,通常由历史、政府、经济学、公民学、社会学、地理和人类学等课程组成。
人文学科在跨学科教育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为人文学科涉及的问题更加多元,学科间既有边界又要相互借鉴。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将理论与经验联系起来,将学习内容根植于现实生活,使学习更有意义。在跨学科学习场景中,学生面临的挑战更复杂,考虑问题也更全面,培养了他们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写在最后
在一次次的 PBL 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学会了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会了在和他人协作的过程中主动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会了选择、学会了负责,学会了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享有了学习的自由。
达罗捷派的 Generation Z 一代,抬头仰望星空,用全球化的思维看待世界问题;低头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个力所能及的项目,回馈所在社区,一步一步的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