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乐器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3年12月04日 10时17分

  发展民族乐器产业 奏响乡村振兴乐章(乡村行 看振兴)

  时而低沉悠扬、时而清脆明亮,乐声不时从古色古香的庭院传出,琴、筝、阮、琵琶等招幌沿着青瓦白墙的村居排开。

  这里是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这个仅有105户的豫东小村,有90户生产民族乐器及配套产品,产品涵盖20个品种、30多个系列,年产值达1.2亿元。

  “我干这一行30多年了,以前给人打工,10年前有了自家创业的想法。”墨武琴坊经营者徐雨顺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有一半家庭制作民族乐器,大家都看好兰考的民族乐器产业。”

  上世纪60年代,兰考县干部群众查风口、追沙源,找到了栽种泡桐这一治沙良方。如今,告别风沙之苦的兰考,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千顷泡桐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徐场村村委会主任徐永顺介绍,80年代,村民带着泡桐制成的风箱到外地售卖,因鼓风时声音脆亮,吸引了上海民族乐器厂专家的注意。凭借透音性能好、共鸣程度高、抗热耐腐力强等优点,泡桐被认为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佳材料。从此,徐场村的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壮大起来,越来越多村民由木匠转身成为琴匠。

  有经验、有资源、有市场,还得有帮手。徐雨顺想到了在外地学习音乐的儿子,就劝他回来一起干。“孩子起初不太愿意。别的不讲,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环境条件差。像家门口这条路,以前一到雨天,净是灌满泥水的车轱辘印,出趟门两腿都是泥,怎么能留住人?”徐雨顺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兰考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农村改厕、硬化、排水、绿化、坑塘治理、美丽庭院建设等为重点,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122公里,集中整治150个村庄坑塘,提升改造14处污水处理厂,造林绿化2.32万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

  “我们村的环境大变样!”徐永顺告诉记者,“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很多砖瓦房也变成了古色古香的庭院。发展机会多了、生活环境好了,徐雨顺的儿子也回到了家乡,不少周边村民也来这里务工。

  堌阳镇推动民族乐器“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分3期打造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园区(音乐小镇),现有40余家知名民族乐器企业入驻一期商业街。结合民族乐器元素,徐场村建成“宫、商、角、徵、羽”5个游园,提供集观光度假、乐器体验、乡土美食、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服务。堌阳镇获评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徐场村被评为河南省创业示范村。

  “今年琴坊订单量大涨,来参观的客人也络绎不绝。”徐雨顺说,琴坊一年可生产古琴等乐器700多台(把),产值近300万元,眼下琴坊的制作车间正在升级改造,“我们要把更美丽的庭院、更具匠心的产品展现给大家。”

  如今,民族乐器产业已成长为兰考县特色支柱产业,全县共有乐器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219家,年产销各类民族乐器超70万台(把),音板及配件超500万套,年产值30余亿元。

  任胜利 张文豪(人民日报)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