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哈马太六组村民马子林,和老伴走在家门口焕然一新的柏油路上,沐浴着冬天的阳光,心里美滋滋的。
“过去,这条路泥泞不堪、坑洼不平。每到农忙,农业机械通行很不方便。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抬脚就上车,农机直通田间地头,这条路打开了我们的致富大门。”马子林深有感触地说。
正在巡检公路的鄂托克旗交通局副局长奥治平介绍,鄂托克旗把交通作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开关”,作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大民生”,当地农村公路建设以干支相连、通村达户、惠民便民为主,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高位推进、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鄂托克旗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058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3259公里,占比通车总里程80%。鄂托克旗还获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旗称号。
道路通畅了,经济不断向好发展。鄂托克旗围绕“阿尔巴斯”山羊肉品牌,采取“农路+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盘活农牧区资源,推动“农村公路+电商物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产品经营模式,为“土货”进城、“网货”下乡提供便利。同时,当地打造旅游环线,畅通资源路线,激活产业链条,开创了全旗农村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在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牧民们一边为冬季收储饲草料,一边谋划着明年的打算。牧民其其格感慨地说:“自从打通了嘎查路,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自驾车来旅游的,体验牧家乐的,我们的羊肉销量倍增,收入翻番。”
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网,让农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当地农村公路带动发展牧家乐100余家、特色种植养殖大户50余家,每年旅游接待人数超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5000万元,还促进了生态土鸡、富硒羊肉、苏米图红牛等全旗名优特农牧产品走出家门。阿尔巴斯山羊肉和螺旋藻两个产品,远销国外市场。
围绕“高效能管好农路、高水平养好农路”的原则,鄂托克旗压实“路长制”责任,建设美丽乡村路、安全农村路。目前,当地实现了农村公路管理远程操控、数据传输、实时监控的“智慧管养”,从“人防”到“人防+技防”,全面开启了“掌上管理+线上处置”新模式。
鄂托克旗大力发展农村公路“路衍经济”,为草原深处带来了人气、财气。(本报记者王靖 朱文哲 参与采写:额定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