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主播”讲中国故事 助于消灭一些隔阂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2月26日 09时56分

  近年来,在中国生机勃勃的互联网生态下,越来越多的洋面孔外籍博主走入了大众视线。他们中的很多人走进中国的村落街巷,用镜头展现出多彩的中国形象。有分析认为,在中国广阔的粉丝市场加持下,“洋博主”正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支重要力量。

  “洋主播”讲中国故事 助力跨文化交流互鉴

  如今,打开短视频APP,“洋面孔”的短视频创作者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很多一张嘴就是流利的中文,甚至说着一口堪比本地人的、地道的方言。

  和中国博主一样,他们分享日常生活、文化体验、旅行见闻等,以轻松、日常化的方式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来自北京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的一个外国博主小时候在中国上小学。尽管现在他已经回到了伦敦,但在坚持做中国美食。

  “他还会邀请小伙伴一起去中(国)超(市),像油饼、炸酱面、烀饼什么的,他居然都会做。”

  经常刷短视频的赵女士说,自己短视频平台的关注列表里有一对跨国夫妻经常分享他们在中国的日常生活。“偶然一次刷到了,觉得他们的两个小宝宝很可爱,特别萌。洋娃娃说中文,感觉很有意思。”

  她告诉记者,这对夫妇爸爸是意大利人,妈妈是中国人。他们经常分享自己的一些生活日常,十分有趣。

  日前,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在中国短视频平台上,全网粉丝过千万的外籍博主有 15 位,不去重情况下粉丝总数达到 2.9 亿;粉丝超百万级博主的数量超过100个,不去重情况下粉丝总数达到2.5亿。而以过万粉的活跃账户数量来看,短视频平台上的外籍博主数量已有近千位。

  而相比前几年,短视频赛道下的“洋面孔”也发生了许多改变。谈到外籍博主在中国社交平台上的发展变化时,“歪果仁研究协会”联合创始人CEO方晔顿表示,规模壮大的同时,这些外国面孔也形成了自己讲述中国故事的独特视角。“当时(2016年)只有零星几个国家的外国up主外国博主,到现在感觉各个国家几乎都有。”

  方晔顿表示,外国短视频创作者的视角开始变得关注在中国当下发生的生活细节。“从过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博主拥有了自己的跨文化团队。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咖、大V在进入中国,包括多位诺奖得主,还有球星。”

  方晔顿说,行业的专业化和大咖化是大势所趋,“还有垂类化,越来越多的外国咖啡师、滑雪教练、香氛香水师等,生态变得越来越细腻。”

  来自腾讯研究院联合新榜的研究显示,目前,来自欧美的“洋博主”最为活跃,在外籍博主来源地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占据七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博主则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认为,“洋博主”用他们的话语体系讲述中国故事,对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积极意义。陈昌凤说:“‘文明互鉴’是一个很大的词,但现实中它是具体而唯一的,也是能触摸到的。这些外籍博主让我们更加理解文明互鉴的价值和意义。”

  陈昌凤还指出,人和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是有共通之地,“通过这种模式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实际上是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互相关心,互相交流,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助于消灭一些隔阂。”

  记者 | 魏宇晨

  图片 | 视觉中国

  签审 | 魏 郁

  监制丨蔡耀远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