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简牍研究在青年一代中继续焕发活力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5月31日 10时00分

  简牍,是纸张发明之前使用时间最长、最广泛的书写载体。甘肃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在这里出土的简牍不仅是史料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献,更是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2021年9月,为了更好地培育古文字研究人才,兰州大学文学院与甘肃简牍博物馆共同开办“兰山论简”读简班,学院古文字学方向强基班的同学在简牍专家的指导下,通过领读、认读,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悬泉汉简等进行辨认研究上的文字逐一辨认,掌握简牍理论知识,再通过“重走丝路”、“文字探源”等一系列研学活动,让简牍研究在青年一代中继续焕发活力,使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古文字学是一个十分艰涩的学问,比如说甲骨文金文这样的名目,大家大多时候是浅尝辄止,如何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形式给大家讲解清楚,这个就是我们在科普工作当中面临的最大难点。”

  王瑞霖是兰州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学的一名研究生,出于对古文字研究的热爱,他与强基班的同学们共同成立了活字工作室,通过创作简笔动画、吉祥物、表情包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让枯燥晦涩的古文字变得“潮范儿”十足。

  “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吉祥物,它的周边悬浮着汉简,耳朵是甲骨片的样式。”强基班的学生秦瑞孜兴致勃勃的向记者介绍由她设计的吉祥物概念图。古文字科普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对于读简班的同学们来说,研究古文字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让文字科普作为一座桥梁,将自己热爱敬畏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是他们作为“绝学继承人”的担当与使命,接下来王瑞霖等人还准备推出一系列讲解古文字字形以及背后的文化历史知识的短视频作品,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古文字学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希望我们读简班可以尽大家之力,捂热冷门,庚续绝学。”王瑞霖说。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薛娟 杜艳 刘王

  编辑/杨家巍

  责编/邹丰

  主编/王海鹏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