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贴标签的电影 是“功臣”还是“原罪”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8月02日 09时44分

  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一部部国产电影列队出阵,先后接受观众与市场的检验。其中,既有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也有影评和市场表现明显乖离的争议之作,原本备受期待、上映后意外“翻车”的作品也有几部。

  有一批电影引发的争议格外激烈,它们的关键词是“营销”,或者说——“过度营销”。有趣的是,这批电影同时包含了上述的3种作品。比如,迄今票房年冠、豆瓣评分一度超过8分的《热辣滚烫》,以黑马之姿为暑期档打开局面、却在网上遭遇诸多负评的《默杀》,票房低于预期、被“原作党”抨击的《异人之下》,都可以被归到这一范畴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过度营销”,指的是部分观众的主观感受。但电影营销既然面向大众,就免不了被大众评判。从结果看,不论这些电影的营销策略对票房影响几何,都引发了一部分观众的负面评价,以至于让“营销电影”成了一个负面标签。

  被贴标签的电影,如果叫好又叫座,那就是“营销扭曲大众审美,荼毒电影市场”;如果票房高但评分低,那就是“纯靠营销把观众骗进电影院”;至于那些“翻车”之作,抨击起来就更简单了——“叫你天天营销,越营销越不看”。

  一时间,营销仿佛成了电影的某种“原罪”,其背后的原因倒也不难理解。首先就是电影在主要营销期,铺天盖地地“刷屏”。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曝光力度,但同时也会让部分网民体会到某种个人领域的被侵犯感。如果宣发内容不能勾起他们的兴趣,必然会被其归入“信息垃圾”之列;就算对上了胃口,也可能形成类似“正餐前吃零食先吃顶了”的效应,折损其观影热情。

  对此,一方面是片方要意识到这种营销方式的“双刃剑”属性;另一方面,当前媒介的信息分发机制也是导致部分受众对宣发“应激”的原因。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或许就不会再有那么多“过度营销”的争议。

  话说回来,电影营销的现状虽然存在某些弊病,但舆论也确实对其有“妖魔化”之嫌。《热辣滚烫》登顶春节档时,不乏有人认为其成功完全是主演减肥配合话题营销的功劳,进而得出“只靠营销就能制造爆款,会毁掉中国电影”这类结论。而近期《异人之下》的票房欠佳,也被部分网民认定为“过度营销”的责任,甚至提出了“导演靠营销捧红了自己上一部作品,这次反噬了”这样的结论。

  这些论断都不难证伪,倘若真是“只靠营销就能制造爆款”,那每年的票房榜早就会被那些营销投入最大的作品包揽——这显然不是事实。而如果“过度营销会反噬电影”成立,则很难解释为什么有些系列电影总是采取类似的营销手段,却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市场。

  说到底,任何电影的成功或失败,核心原因还是要到影片本身上找。有的电影赢在质量,有的电影赢在话题,也有的电影赢在共情。高水平的营销,可能成就一部电影的商业成功,营销中的失误,也可能给一部电影带来意料之外的负面影响,这都很正常。

  关注电影的人应该意识到:任何电影进入院线,肯定都希望挣钱,如此产业才能良性运转。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零营销”的电影不可能得到足以实现商业成功的关注。有些电影看似“清高”,也只是使用了不同的宣发手段罢了。观众了解这一点,自然不会再“谈营销色变”。相信在观众的反馈下,那些相对问题较大的营销方式,也会逐渐被市场迭代、淘汰。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