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与能源市场紧密相连的格局下,美联储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手段,对国际原油价格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层面,不仅与美国自身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通过多种传导途径作用于原油市场。
美联储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调整和货币供应量变化来实施。当美联储调整利率时,首先会对美元汇率产生直接冲击。原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其价格通常以美元计价。若美联储加息,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吸引力增强,投资者倾向持有美元资产以获取更高利息收益,促使美元升值。此时,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原油买家而言,购买原油成本相对上升,进而抑制原油需求,在供给相对稳定情况下,需求下降会给原油价格带来下行压力。例如,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 2015 - 2018 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稳步上扬,国际原油价格在此期间虽受地缘政治等其他因素干扰,但整体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货币供应量也是影响原油价格的重要因素。量化宽松政策下,美联储大量增发货币,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加。一方面,充裕资金为企业扩大生产提供支持,刺激经济复苏,带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原油主要消费领域活动频繁,原油需求随之上升。另一方面,过剩流动性促使投资者寻求新投资渠道,原油期货等大宗商品市场成为资金流入方向,大量资金涌入推高原油期货价格,进而传导至现货市场,拉动原油整体价格上涨。如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实施多轮量化宽松政策,期间国际原油价格从低位逐步回升并维持在较高区间波动。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紧密相连,这也是影响原油价格的关键链条。美联储加息通常旨在抑制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然而加息可能导致借贷成本上升,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美国国内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速变化会通过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波及全球经济。当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转弱,工业活动收缩,对原油等基础能源需求降低,原油价格将承受下行压力。相反,若美联储降息刺激经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向好,原油需求有望增加,推动价格上升。
此外,市场参与者心理预期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原油价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调整信号会引发市场对未来经济形势和原油供需格局的预期变化。若美联储释放加息信号,市场预期经济增长放缓、原油需求减少,投资者会调整投资组合,减少原油多头头寸,导致原油价格下跌。这种预期的自我实现机制,使得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进一步放大。
然而,需明确的是,原油价格并非仅由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地缘政治局势、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产油国的生产决策以及全球能源转型进程等诸多因素,都在共同塑造原油价格走势。在某些时期,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原油供应中断风险上升,即使美联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原油价格仍可能因供应短缺预期而上涨。又如,OPEC 达成减产协议,减少市场原油供应,也会对原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削弱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价格的部分影响。
总体而言,美联储货币政策通过汇率、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预期以及市场心理预期等多种途径,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潜在且复杂的影响。在分析原油价格走势时,需综合考量美联储货币政策与其他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以更准确把握原油市场动态,为能源企业、投资者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