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以“科创‘浦’新篇,开放‘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 年浦东新区科技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办公中心开幕。据悉,2025 年浦东科技节将开展超千场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
作为浦东新区年度标志性活动之一,本届科技节围绕“产业、科创、科普”融合发展主脉络,将举办1场开幕式活动、10多项区级重点科普活动、千余项基层科普系列活动。多个重量级内容,深入群众,通过沉浸式呈现,集中展示浦东在科技创新策源、开放生态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科普普惠民生等领域的突破性实践,向全球递出“创新浦东”的时代答卷。
记者了解到,2025 年浦东新区科技节品牌系列活动涵盖“北斗卫星揭秘 ”科普讲堂、国际生物多样性巡展、农民科技节等多元场景,以“进学校、进社区、进院所”的“三进”模式,构建“全域聚力,全民参与”科普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浦东集聚了3个国家实验室(基地)、14个大科学设施(项目),在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以“九章”“祖冲之号”为代表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三大先导产业释放强劲发展势能:C919大飞机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营,成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里程碑式突破;“爱达?魔都号”邮轮全球首航,彰显浦东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力;17个一类新药相继上市、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落地张江,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大关。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5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万亿。
仪式上,《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举措》落地成果首次全景展示,覆盖张江、金桥等区域,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启动、全周期护航”的成长平台。首批5个青年科创项目入驻创新创业新空间,标志着浦东向全球青年发出“用 35 年开放积淀,托举每一个创新梦想”的诚挚邀约。这些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项目,将在浦东这片“创新试验田”上开启从创意到产业的跃迁之旅。
此外,作为浦东青少年科创领域的“最高荣誉”,“浦东小院士”颁奖仪式成为科技节上传承科技创新精神的重要篇章。这一持续20余年的品牌项目累计培育93名“小院士”、148名提名者,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育苗工程”。
另据了解,作为浦东开放创新的“金字招牌”,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再迎重磅升级,拜耳、辉瑞、索尼等新一批5家国际领军企业加入。自2021年浦东提出GOI计划以来,GOI成员突破100家、赋能企业超6000家的 “生态矩阵”正式成型,GOI累计推动3600家企业技术突破、吸引投资超54亿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浦东枢纽”,为浦东创新生态构建和产业高地崛起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放共享领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7家大科学设施单位响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共享倡议”,通过优化开放机制与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依托供需精准对接与政策激励激活产学研合作活力,聚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强化人才配套保障与科普功能拓展夯实创新生态根基,形成覆盖“需求对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科普传播”的全链条开放共享机制。(经济日报记者 唐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