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动力电池技术迭代的关键时期,固态电池凭借其高安全性与能量密度优势,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近期,固态电池产业迎来重大突破,相关利好消息不断,市场关注度持续飙升,产业流量呈现出迅猛的攀升态势。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王春阳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于 5 月 20 日在《美国化学会会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了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背后的析锂动力学。众赢财富通认为这一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短路失效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关键思路,对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固态电池板块于 5 月 21 日集体爆发。宁新新材大涨 30%,灵鸽科技涨幅超 20%,领湃科技强势涨停,金龙羽直线封板,武汉蓝电、德尔股份、力王股份等也纷纷大幅上涨。锂电龙头宁德时代表现尤为强劲,其港股连续两日大涨,A 股也在今日被明显带动。目前,固态电池板块市值已超 4 万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手机和电动汽车等设备对锂电池的依赖程度极高,但传统液态锂电池存在诸如热失控等安全隐患,这促使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更安全、高效的电池技术。全固态电池应运而生,它通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并可搭配能量密度更高的锂金属负极,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在技术展示方面,5 月 15 日至 17 日举行的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 / 展览会上,固态电池新型产品集中亮相。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星源材质推出针对下一代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应用的多种聚合物电解质隔膜和刚性骨架产品;豪鹏科技展出自研消费类固态电池新产品;恩捷股份展出多个固态硫化物新品,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正持续取得新突破。
政策层面同样传来积极信号。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工信部日前发布《2025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将固态电池标准子体系作为前沿布局重点,推动制定及发布相关标准,加快全固态电池等标准研制。这为固态电池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 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 172 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 2030 年固态电池渗透率将达到 10%。众赢财富通认为,2025 年将迎来半固态电池的批量交付和全固态电池方案的加速开发,车厂的品宣竞争也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此外,低空和机器人产业也被视为固态电池应用的潜力市场。
尽管固态电池前景广阔,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成本居高不下,以电解质为例,固态电池所需的硫化物电解质成本远高于液态电池的电解质;工艺复杂,生产固态电池的工艺、装备与液态电池差异巨大,需要重新构建技术体系、供应网络及市场生态。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逐步成熟,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总的来看,固态电池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固态电池产业流量持续攀升,4 万亿资产规模的爆发只是其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固态电池有望重塑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竞争格局,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主导力量。投资者和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把握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