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条形码”可追溯干细胞的“家谱”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5月23日 10时06分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利用全新技术追踪了血液干细胞DNA上化学标签的变化,结果显示,从50岁开始,人体血细胞将由少数干细胞克隆主导生成,免疫系统逐渐失去弹性,易被疾病“突破防线”。

  年轻时,人体有5万到20万个活跃的血液干细胞。它们每天会产生1000亿到2000亿个新的血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干细胞逐渐“退役”,只剩少数干细胞不断克隆复制新血细胞,并占据主导地位。

  这里的克隆指的是起源于同一个血液干细胞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来自同一个祖先干细胞,因此携带相同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特征。而少数主导克隆指的是某几个干细胞及其后代占据了血液系统的主要部分。

  克隆细胞DNA上的化学标签(甲基化标记)有助于细胞知道该开启或关闭哪些基因。当干细胞分裂时,甲基化标记会被复制到其子细胞中,留下一个永久的、天然的“条形码”。根据这一“条形码”,科学家可追溯干细胞的“家谱”。

  此次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被称为EPI-Clone的技术,重建了小鼠和人类的血液生成历史,追踪了哪些干细胞对血液的生成作出了贡献。研究显示,在老年小鼠中,70%的血液来自少数主导克隆。在人类中也发现类似趋势:从50岁开始,多样的干细胞系统逐渐由少数主导克隆接管,60岁以后这一现象更加普遍。也就是说,原本血液系统像“百花齐放”,但年纪大了就变成“几家独大”。

  更重要的是,这些主导克隆往往倾向制造髓样细胞,这是一种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的免疫细胞。这可能是“炎症性衰老”的根源,也与心脏病、中风、白血病等疾病风险上升有关。这一发现有助医生提早观察患者血液老化情况,从而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张佳欣)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