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 A 股市场中,银行股正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强势表现。2025 年 5 月 23 日早盘,银行股再度走强,成为市场焦点。中信银行股价一路攀升,成功创下历史新高,截至 10 时 10 分,其股价达 8.01 元,较昨日收盘价上涨 0.12 元,涨幅为 1.52%,总市值高达 4457 亿。与此同时,江苏银行也不甘示弱,同样创下历史新高。苏农商行、张家港行、青岛银行、渝农商行、宁波银行、紫金银行等众多银行股纷纷跟涨,整个银行板块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银行股这波强劲的上涨行情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支撑。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从资金流向来看,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以及 A 股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资金急需寻找安全稳定的投资标的。而银行股凭借其高股息率的特性,成为了资金的理想 “避风港”。以中证银行指数为例,其股息率表现亮眼,远远超过国债、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并且分红稳定性强。这意味着投资者持有银行股,不仅有望获得股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还能每年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
与此同时,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入市也为银行股的上涨注入了强大动力。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自 2025 年起,国有大型险企新增保费的 30% 将用于投资 A 股,预计在未来三年,将有超过 1800 亿元的增量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再加上指数基金的被动配置需求,银行股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资金再平衡的首选方向。这些大规模资金的涌入,就如同为银行股的上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推动其股价不断攀升。
从宏观政策层面分析,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不断升温。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中国人民银行在 2025 年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于银行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货币政策的宽松,将使得银行的资金成本下降预期增强,同时资产改善预期也会相应提升。这就好比为银行减轻了负担,让其能够更加轻松地开展业务,进而提升盈利能力。
楼市政策同样对银行股的走势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月底的政治局会议继续出台提振楼市的政策,那么将进一步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众汇富认为房地产行业与银行之间的联系紧密,楼市的稳定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此外,目前风险化解成效显著。截至 2024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50%,环比下降 5BP;拨备覆盖率为 211.19%,环比上升 1.71 个百分点,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房企 “白名单” 融资支持等政策的实施,进一步缓解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为银行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长期以来,银行板块在市场中处于估值洼地,市净率(PB)仅为 0.65 倍,还不足全市场均值的一半。然而,随着 “中特估” 概念的不断深化,国有大行的估值重塑进程正在加速。中信建投证券指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支撑显著,再加上市值管理政策的推动,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正在被市场重新审视。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标的,其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的差值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它们有着充足的估值修复空间。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银行股的投资并非毫无风险。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经营面临困境,还款能力下降,这可能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进而减少银行的利润。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创新,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使得传统银行面临着客户流失、业务分流的压力。其他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与银行争夺市场份额。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银行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创新,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影响其股价表现。
综上所述,银行股当前的强势表现是资金流向、宏观政策以及估值修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信银行等银行股创下历史新高,充分彰显了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然而,投资者在关注银行股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风险。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等因素,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