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类器官技术揭示蝙蝠抗病毒免疫机制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5月27日 10时56分

  蝙蝠是多种高致病性病毒的自然宿主,但其自身具有独特的病毒耐受性。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研究中心近日说,该机构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利用类器官技术,揭示了蝙蝠抵御高致病性病毒的免疫机制。

  新发现有望为防治病毒性疾病开辟新路径,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英国《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研究团队利用埃及果蝠的细胞培育了蝙蝠呼吸道和肠道类器官。类器官是指利用相应细胞人工培育的组织结构,一些关键特性与真正的动物器官类似。

  论文第一作者马克斯·克尔纳说,蝙蝠因其特殊的生态行为和低繁殖率,难以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从黏膜组织中构建类器官,我们能够在体外稳定培养,并模拟病毒入侵的早期阶段,即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进入宿主体内的过程。”

  研究人员与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合作,将马尔堡病毒引入果蝠类器官及人类呼吸道类器官中,展开比对研究。结果发现,果蝠类器官在病毒感染前即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抗病毒免疫活性。

  “实验显示,与人类细胞相比,埃及果蝠的上皮细胞表现出明显更强的基础抗病毒防御能力,更强的先天免疫应答能力,特别是通过干扰素系统。”克尔纳说,干扰素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活数百个抗病毒基因,有助于蝙蝠在感染早期就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而人类细胞对病毒的初始识别能力相对较弱。

  领导研究的约瑟夫·彭宁格分析说,蝙蝠可能正是依赖各种先天免疫进程的协同作用,防止病毒在机体内失控复制,从而避免感染病毒性疾病。(褚怡)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