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一名因蜱虫叮咬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病情大为缓解。患者的康复得益于一个手掌大小的试剂盒――由该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定量检测试剂盒”。
春夏季是蜱虫叮咬的高发季节,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自4月份以来收治来自湖北、河南等地多例因蜱虫叮咬导致的SFTS患者。一位来自大别山区的70岁男性患者,当地首诊医生怀疑是蜱虫叮咬所致的SFTS,但需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认。
受限于基层条件,检测结果迟迟未出,病情日益加重,患者出现说话含糊不清、四肢抖动等症状。湖北省蜱传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协和医院感染科郑昕教授用其自主研发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对患者检测,45分钟后,该患者确诊为SFTS。随后出具的实验室报告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大别班达病毒(DBV)感染导致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感染方式主要是经蜱虫叮咬传播,俗称‘蜱虫病’。”郑昕介绍,高病毒载量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导致多脏器损伤及死亡。但由于该病好发于农村、山区等环境,基层医疗条件有限,往往不具备核酸检测所需的PCR实验室。因此,协和医院感染科决心研发一款有别于传统检测方法,快速、高效且操作简单,有利于基层应用的定量检测试剂盒,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悉,该试剂盒具备超高灵敏检测、超快检测时间、超精准定量检测、100%特异防误诊、极简化操作流程等五个核心优势,45分钟即可报告核酸结果,其独创“基因密码锁”技术,覆盖全球流行DBV毒株(人源、蜱源、羊源等)避免误诊漏诊。(记者汪菁华、通讯员张玮、徐玲、刘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