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洞+”模式成为文旅新业态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7月16日 10时08分

  ■ 高路

  在浙江,一批废弃的矿洞和采石场正以全新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如台州黄岩石窟的一场快闪音乐会,用光影与音乐唤醒沉睡的地下空间;苍南矾矿的“矿工列车”满载游客驶向地心,讲述工业遗址的蜕变故事。这些以“矿洞+”模式破圈的文旅新业态,客流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深受年轻群体欢迎,为浙江旅游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它们的成长路径为文旅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其一,向历史借力,激活文化基因。历史不仅是背景,也是核心竞争力。黄岩石窟有千年采石史,苍南矾矿矿洞开发史也长达600年。通过梳理遗址脉络,提炼文化符号,冰冷的矿洞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空间。

  其二,向专家借智,打造独特IP。实力之争也是眼界之争。黄岩特邀清华大学徐甜甜教授团队担纲设计。名师出精品,专家团队敏锐地抓住了空间、文化与公众需求的交汇点,并以“公共艺术空间”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伴随专家一并引入的还有全国甚至全球视野,跳出文旅的小圈子思维,从全国市场、全球潮流中寻找项目定位,打造具备领先优势的原创精品。

  其三,向市场借势,抢占体验经济风口。体验为王,差异化才是生存之道。黄岩石窟将艺术植入石窟;景宁废弃矿场化身悬崖上的“天空之城”,成为网红打卡地。这些各具特色的文旅新业态巧妙地将游客对新奇体验的渴望与避暑需求结合在一起,自然更能打动游客的心。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对资源的再开发与再创造。“借”的本质是对自然禀赋、文化传承的深度挖掘,对市场需求的精确把握,对成长路径的深度探索,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沉睡的资源唤醒。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