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绘就共富新图景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8月25日 09时34分

  2021年,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使命,杭州作为省会城市率先探路,着力探索化解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今年以来,杭州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围绕“富民”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一幅城乡融合加快发展的共富新图景正在徐徐绘就。

  产业升级 锚定目标:激活发展动能

  清晨,杭州余杭区径山村的茶山笼罩在薄雾中。“以前种茶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村民马宽掏出手机扫描茶园入口的二维码,土壤墒情、空气温湿度、病虫害预警等数据跃然屏上。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杭州,这样的智慧农业场景正成为万千农民的日常。

  径山村党委书记俞荣华介绍,村里依托3000余亩茶园,统一品牌、统一管理,全面推进生态种植、精深加工,线上线下营销,做强茶产业。“目前全村一年茶叶产量6万余斤,很受市场欢迎。”

  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正在为乡村发展和城乡一体融合激活强大动能。近年来,径山村深挖茶文化,组织企业和茶农向茶专家请教,还原宋代点茶的技艺流程;增加茶品牌附加值,从“单一的茶产地”向“茶全产业链”转变,合作开发茶面膜、茶口喷等茶衍生品近百种;推出茶文化特色旅游,打响“径灵子”IP和“喫茶去”文旅品牌,以“禅茶第一村”文化助推发展径灵子乐园、咖啡吧、露营地、直播等新业态。

  径山村的探索,是杭州城乡融合实践的生动缩影。2024年,杭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805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237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收缩到1.64:1。同时,杭州在乡村产业振兴、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均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杭州城乡融合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更高水平上突破瓶颈、重塑优势,成为新阶段的重要命题。”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城乡一体融合不仅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更是迈向共同富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今年初,杭州市召开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会上提出:到2025年,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到2027年,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山区4县发展、县城承载能力、乡村和产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五方面实现突破提升;

  到2030年,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取得跨越式成效,县域高质量发展更加凸显,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平衡充分,城乡共富更加可感可及。

  锚定目标不放松。杭州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提出“强城提能”“兴村提质”“融合提速”“产业增效”“共富增收”“文化增彩”六大行动,力争实现从“千万工程”源起地向引领地的精彩蝶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服务优享 文化铸魂:让生活更美好

  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吸引人口集聚的“强磁场”,提升了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意愿和稳定性;配套的就业、安居等政策形成闭环,让进城家庭“安居乐业”……今年6月,在全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杭州淳安县凭借“‘优教’牵引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安居乐业’”的实践案例成功入选全省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来,面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淳安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高中向县城集聚、义务教育向片区中心集聚、学前教育向乡镇中心集聚”的梯度化服务体系。

  再过不久,新建的淳安县第三中学、千岛珍珠学校、青溪新城幼儿园湖滨印象园区和千岛湖南景幼儿园半岛印象园区将集体正式启用。其中,淳安县第三中学作为淳安首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与园林化兼具的高中示范性学校,可提供1800个高中学位,是淳安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该校建成后,原汾口中学和威坪中学将整体迁入县城。

  “淳安三中的启用,标志着淳安高中教育完成了向县城集聚的目标,为更多农村学生提供了享受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淳安县第三中学校长方小峰表示。

  城乡融合的深度,很大程度体现在城乡居民能否享受到大体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上。

  今年以来,杭州市着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累计组建县域医共体34个,实现村级标准化卫生服务点全覆盖,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100%;建成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6家,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覆盖率超90%,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超9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01元。

  杭州进一步打通城乡文化资源,更好保护传承传统乡土文脉,创新文明培育和文明实践机制,让广大村民得以共享新时代文化成果。

  在余杭区仁和街道花园村,一场“最美全家福”公益活动将镜头聚焦在普通村民和生活在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身上,一张张洋溢着幸福与希望的照片温暖了彼此;在富阳区东洲街道黄公望村,一个“15分钟文化圈”串联起黄公望纪念馆、隐居地和公望城市书屋等文化服务体验点,让市民、村民在如画风景中畅游;在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一项“乡园计划”盘活了100多幢古建筑,成为非遗展示新平台。

  如今在杭州许多乡村,“村晚”、非遗市集、乡村艺术节等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成为城乡情感共鸣的桥梁。

  强村富民 抱团发展:形成共富合力

  红色、黄色、绿色、白色、咖啡色……在杭州萧山区浦阳镇“谢径安”村的村货店里,五颜六色的番茄摆满了展台。村民钱丽灿热情地招呼着前来研学的游客品尝:“这些是从100多个番茄品种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好看、好吃、好种’的品种,尝尝看,有没有‘小时候的味道’!”

  “谢径安”的全称是“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由谢家、径游、安山三个村落组成,是萧山区政府与浙江传化集团携手共建的乡村振兴项目。2021年5月,拥有20余年农业发展经验的传化集团扎根于此。集团将乡村振兴的重心放在“科技立村、产业立村”上,积极引进科技力量,推动传统农耕从“看天吃饭”向“智慧种田”转变。

  如今,在这个特色鲜明的农创村,茄果、花卉等作物的新品种选育、种苗繁育、示范推广已形成完整链条。依托“育繁推一体化”优势,这里每年生产优质种苗达5000万株,带动种植面积超万亩,种苗技术与产品辐射四方。

  据统计,“谢径安”运营以来,已吸引超40家企业入驻,2024年新增年产值超1亿元,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65万元,运营以来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超2000万元。

  单个村的资源有限,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在杭州,以党建联建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携手奔共富蔚然成风,为资源整合创造了条件。杭州计划2027年前建成100个重点村片区组团,辐射超1000个以上行政村。

  临平区星桥街道从南星、汤家、贾家、星桥四个社区整合了50余亩村级留用土地,联合区属国有企业统一开发,携手打造集总部办公、产品研发、销售展示及消费场景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宠物特色产业园区,以“飞地抱团”模式助力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

  “过去各村‘单打独斗’,现在抱团发展,和上市企业合作共赢,村集体经济每年增长超过20%。”汤家社区党委书记张剑成说。

  建德市大同镇聚力构建“共富体”,构建“政府+强村公司+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先后组建4家强村公司,差异化定位、各展其能。

  20多年来,在“千万工程”持续扎实推进之下,杭州的城与乡各美其美,差距不断缩小。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杭州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6元,同比增长5.2%,增速继续超过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15372元,同比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较去年同期缩小0.01。(本报记者许舜达)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