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北京等地领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9月22日 09时58分

  9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浦江创新论坛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80.20分,比2024年提高1.77分。其中,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和天津6省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近十年来,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在内的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地位日益凸显。其中,长三角地区在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企业R&D研究人员数、地方财政科技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密集型产业营业收入、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等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技术国际收入占到全国近50%。

  记者梳理2021年至2025年报告发现,上海有4年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一,仅2024年位居全国第二。

  报告显示,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协作不断深入。京津冀R&D经费合计达到4458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接近4.3%,是2024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其中,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值达到6.73%,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9.7件,技术市场输出技术成交额4642.3亿元,北京上述单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1位。

  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第4位。其中,R&D经费支出4802.6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4.4%,发明专利拥有量66.6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1.8万件;技术国际收入206.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过20%;亿元GDP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5.4万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361.3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28.0%,广东上述单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

  在报告对未来区域创新发展的建言中,“协调”“协同”是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表示,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之间的协调。同时中国需要加强区域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跨行政区的要素高效配置。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