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四届智慧医疗与康复大会暨第七届脑机接口论坛于9月18-20日在上海成功召开
源 / 互联网    文 /     2025年09月22日 14时26分

  9月19日上午,主题为“智脉相承探脑际无疆 芯火永续铸未来之门”的第四届智慧医疗与康复大会暨第七届脑机接口论坛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作主旨演讲,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涛、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重大任务处处长郑知敏,东方美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亚太区出版总监Emmie Yang等做宣介。奉贤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委主任卓雅,奉贤区经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亿,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杜文莉、科研院院长杨强、信息学院院长钟伟民、数学学院院长林辉球等出席开幕式。本次会议由大会主席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金晶教授主持。

  大会开幕合影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给予大会大力支持的奉贤区政府、上海市科委、全国高校及企业界代表表达了诚挚感谢。李涛指出,当前华东理工大学正深入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紧紧聚焦科技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做强 “化” 字特色文章,全力加快建设多学科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他殷切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能够借助本次大会平台,进一步打通 “产学研用” 全链条,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健康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为学校 “四化” 战略和 “两新两大” 发展布局的落地见效注入强劲动力。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涛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也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他表示,上海市正积极加快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脑机接口领域率先出台专项产业培育方案,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本次大会精准聚焦脑机接口与大健康产业的交叉融合方向,紧密围绕国内智慧医疗和康复领域的现实需求,将有效加速推进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及康复领域的智能化应用进程。屈炜特别提到,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在沪部属高校,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流程智造、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提前谋篇布局,持续为上海市科技工作大局贡献着重要力量,期待学校未来能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重大任务处处长郑知敏全面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支持脑机接口领域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计划,细致梳理了近年来基金委在该方向的资助情况,为科研工作者申报项目、开展研究提供了清晰指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重大任务处处长郑知敏

  东方美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同样参与宣介环节。他结合南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蓝图,用生动详实的案例和数据,描绘了奉贤区在推动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优势、现有基础及广阔前景,并向在场的企业和人才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更多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选择扎根奉贤,与区域共同成长,共谋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新篇章。

  东方美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

  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亚太区出版总监 Emmie Yang也受邀进行宣介,为大会带来了国际出版领域的视角与资源分享,助力推动国内外智慧医疗与脑机接口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成果传播。

  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亚太区出版总监 Emmie Yang

  开幕式由本次大会主席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金晶教授主持。

  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金晶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围绕大会主题带来报告。蒲慕明院士以 “大脑可塑性与神经调控” 为题,探讨大脑功能重组机制及神经调控技术在脑疾病干预与脑机接口领域的基础应用路径。郑海荣院士聚焦 “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解析脑机接口技术与生物智能系统的融合原理,及其在医疗场景中的技术转化潜力。两场报告围绕大会主题构建起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的学术对话。

  蒲慕明院士作主旨报告

  奉贤区相关委办局负责同志,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近百名国家级人才、知名学者及千余名高校企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大会于19日至20日进行,设置了2个大会主旨报告、8个主论坛、32个平行论坛,共计243场报告。本次大会吸引了国内32家相关产业企业参展,已成为行业内顶尖的学术与产业融合盛会。

  大会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现场

  主旨报告之后大会同步开启八场主论坛分会场,围绕脑机接口及智慧医疗领域关键方向展开深度研讨,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临床转化与产业应用的全链条交流格局。

  各主论坛聚焦核心议题精准发力:脑机接口创新技术与类脑计算论坛探讨 EEG 基础模型、大脑运筹理论及超柔性神经界面技术;脑机融合与神经康复论坛深耕多模态脑机接口产业化、植入式技术医疗应用及康复赋能实践;脑功能解析与医疗康复技术论坛涉及肌电假肢、脑网络模式识别及脑电语义解码;脑机智能与神经调控技术论坛剖析康复交互技术、异步脑机接口及航天领域系统应用;脑信息处理与脑疾病诊疗技术论坛关注康复机器人、脑状态监测及人机混合智能;脑机接口临床转化与医学应用论坛聚焦微创 / 介入脑机接口、康复装备临床应用及注册评价策略;脑机接口国际专家论坛引入海外学者分享神经电信号分析、神经技术转化愿景,同步发布产业发展报告;脑科学交叉论坛则探索 AI 赋能医疗器械、视觉重建研发及手术导航技术。

  论坛汇聚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系统、国防科技大学及海外高校等机构的顶尖专家,覆盖国内核心科研力量与国际前沿视角,内容贯穿 “基础理论 - 技术研发 - 临床落地 - 产业协同” 全链路。通过跨领域、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不仅集中展示了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搭建起科研、临床与产业间的协作桥梁,为行业突破技术瓶颈、推进临床转化、规范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方向指引与实践参考。

  9月19日下午至 20日全天大会32场平行分论坛同步推进,以 “细分领域深耕 + 落地场景聚焦” 为核心,形成对主论坛宏观前沿方向的补充与延伸。分论坛围绕四大核心维度展开:技术层面聚焦植入式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多模态神经解码、脑电溯源等具体技术路径的瓶颈突破,探讨脑电信号泛化性、长期植入生物相容性等实际问题;临床应用层面针对卒中康复、帕金森诊疗、精神疾病调控、孤独症干预、睡眠监测等细分场景,分享无创脑机接口临床实践、脊髓神经接口康复等落地案例;跨学科融合层面侧重 AI 与脑电解码的结合(如隐私保护、大模型应用)、脑认知与感官功能康复的交叉(如听觉注意力解码、视觉重建)、人机协同控制技术的场景化探索;产业转化层面涉及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质量评价、临床注册策略等实用议题。各分论坛由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专家主持与分享,聚焦具体问题、拆解实践路径,为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单一技术突破到多场景落地提供了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与协作纽带。

  本次大会同步设置企业展位产品展示环节,作为学术交流与产业实践衔接的核心平台,吸引术理科技、泰和利康、博睿康、翔宇医疗、脑虎科技、微灵医疗、北洋瑞恒、念通智能、阶梯医疗等30多家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领域企业参展。

  大会现场

  此次大会不仅整合了学界智慧与产业力量,更明确了脑机接口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从单点突破向多领域协同的发展路径。未来,期待各方以大会为纽带,持续深化合作,推动智慧医疗与脑机接口领域创新突破,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