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一项国际研究发现,受来自南印度洋的暖空气影响,东南极洲广阔而冰冷的腹地较其沿海地区升温更快。这表明世界上最大的冰储库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加脆弱。
日本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期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说,东南极洲腹地较沿海地区升温更快,原因是南印度洋温度变化引发的暖气流增加,而当前的气候模型未能捕捉到这一变暖过程,因此对南极洲未来升温的预测可能被低估了。
研究人员介绍,长期以来,对南极洲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依赖以沿海地区为主的有人科考站数据,有关南极洲腹地的气候变化数据相对较少。他们收集了东南极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持续观测的3个无人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创建了一个跨越30年(1993年至2022年)的月平均温度数据集。
结果显示,这3个地点的温度均以每十年0.45至0.72摄氏度的速率上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研究人员分析了气象和海洋数据,并将这种温度上升追溯到南印度洋的变化,这一变化改变了大气环流模式,并将暖空气输送到南极洲腹地。
在南印度洋,海洋锋(即冷暖海水交汇处)形成了明显的温度边界。全球变暖对海水加热不均,更加剧了这些区域的温差:更强的海洋锋导致更多的风暴活动和大气变化,从而形成“偶极子”模式,即中纬度地区出现低压系统,而南极洲上空出现高压系统将暖空气向南拉动,并深入大陆深处。
研究人员说,该研究通过完善东南极洲这一观测上“盲点”的数据,证明了东南极洲腹地比其沿海地区升温更快,并确定了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助于了解南极洲如何对持续的全球变暖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