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高精密模具、义乌的小商品供应链、杭州的跨境电商平台构成了浙江潮玩出海的“铁三角”。进一步打通堵点,提升协同力度,相信在这波潮玩潮流中,浙江还有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在潮玩潮流中打好“浙江牌”
国新办近日举行发布会,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一个个数据勾勒出外贸稳中向好的趋势。表现突出的除了传统主力军,亦不乏锋芒初露的新势力,其中国货“潮品”就是新亮点之一。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其中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的玩具超过500亿元,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小物件”,何以迸发大能量?不同于传统玩具,今天所言的潮玩,核心卖点在于艺术设计,兼具文化属性与收藏价值。换句话说,潮玩承载的创意表达和审美价值俘获了大朋友的欢心。一个典型案例就是LABUBU。这一兔耳加九颗尖牙的“丑萌”玩偶,早已成为全球潮人的“社交货币”,在今年的海外618前夕,LABUBU飙升为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的最热搜索词。中秋期间,国潮花灯和竹编小玉兔在海外圈粉无数。大家熟知的盲盒公仔、模型手办等,融合了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都是中国原创IP潮玩。
理解潮玩经济,还得结合时代背景。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将由以工业品消费为主转变为以医疗、教育、文化、信息、金融、旅游等服务消费为主,也就是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当前我们国家同样企及了这一标准,文化创意产业自然迎来春天。再从社会变迁看,现实压力的加大与社交媒体的流行,让“保持童真”成为备受推崇的生活哲学。以至于有人发明了“Kidult”这个“kid(孩子)”和“adult(成人)”的组合词,专门指代那些对传统儿童爱好感兴趣的成年人。这一全球的时代症候反映到消费上,就催生了情绪经济,潮玩产业顺势而起。
潮玩风靡全球,但不天然地意味着中国潮玩能够独领风骚。中国潮玩能够逆袭,根本原因在于从业者的深耕与赋能。比如,坚持原创设计,提炼独特的文化符号。浙江有家名叫“问童子”的企业,一直基于中国文化做产品开发,尤其偏爱那些被忽视的文化元素。正是这份非主流气质,让“问童子”和“浪浪山”一拍即合,孕育的小妖怪系列毛绒玩偶一炮而红。比如,利用新兴技术,为更多创意变现提供了可能。义乌等地企业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了传统工艺做不了的特殊结构,设计出龙蛋、响尾蛇等一批酷炫玩具,不仅让相关视频成为TikTok上的热门,也吸引商家纷纷求购。
有报告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潮玩产业的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1101亿元。充满商机的新蓝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相比珠三角、相比生产中国85%的潮玩产品和全球四分之一的动漫衍生品的“中国潮玩之都”东莞,浙江也有自己的优势,宁波的高精密模具、义乌的小商品供应链、杭州的跨境电商平台构成了浙江潮玩出海的“铁三角”。进一步提升品牌原创力,打通堵点,提升协同力度,相信在这波潮玩潮流中,浙江还有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作者系北京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