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鸿擎科技”)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这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从布局迈向实质性产出阶段。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视察时强调,要“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锚定这一目标,雄安新区积极布局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吸纳创新要素资源,高端高新产业加速发展。
雄安鸿擎科技是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今年初落户雄安科学园,是一家商业航天与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研发智造,拥有批量化生产低成本、高可靠低轨卫星的核心技术,全力服务国家巨型星座建设。
走进首层高达13.5米的卫星洁净厂房,一条卫星智能自动化产线呈现在眼前。该产线采用模块化、柔性设计,70%的总装集成测试流程可通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完成。一颗卫星从上线集成测试到总装完成下线仅需30个小时,正式量产后这里将具备年产100颗以上卫星的交付能力。
“雄安一号”是一颗技术验证星,其核心研制任务是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等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从今年一季度项目立项到研发设计、生产测试,该卫星历经8个月成功下线,将根据情况在四季度择机开展在轨任务。“这颗卫星功能复杂,但平板式构型又空间有限,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攻克了多个难题。”雄安鸿擎科技总经理史耀中介绍。
“‘当年注册、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下线’——这是公司在雄安的成长速度!”史耀中说,落户雄安后,政府为公司量身定制高标准专业厂房,从企业注册、人才招募、信贷支持等方面全程帮办、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顺利生产运营。
空天信息产业是雄安布局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方向之一。以中国星网为龙头,雄安新区成立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打造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产业生态,目前已汇聚空天信息领域企业60余家,形成了新区首个较为完备的创新主链条。
“‘雄安一号’卫星的下线标志着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同步落成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填补了新区在卫星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方面的空白。”雄安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马扬飚表示,随着雄安鸿擎科技等相关产业链企业的集聚,新区将加速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聚合闭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