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已然成为乡村对外展示的“活名片”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10月23日 15时14分

  日前,在天津长芦汉沽盐场的广场上,随着近200名农民舞者踩着《美丽中国》的节拍共舞,“和美乡村舞起来”天津市第五届农民广场舞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这场连续5年举办的赛事,始终把舞台交给农民,让文化扎根乡土,不仅成为农民展示自我的“星光大道”,更以文化为引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前都是看别人跳舞,现在咱农民也能在市级舞台上亮绝活!”滨海新区杨家泊镇珍珍舞团队员的话,道出了无数参赛者的心声。作为“文体活动惠万民”品牌的核心活动,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便坚持“农民主办、农民参与”——从全市海选到区级选拔,每个环节都由农民自主报名、自编自导,15支晋级队伍里,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却个个精神饱满。决赛现场,大屏幕滚动播放的不仅是赛事集锦,也有农民舞者的排练日常:静海舞蹈队为编排出《中国范》的腰鼓动作,多次向村里老艺人请教;西青区艺术团为让《粉墨春秋》融合戏曲元素,反复打磨水袖与舞步的衔接部分。最终,蓟州区官庄镇E舞团等队伍斩获奖项,这些荣誉不再是单纯的名次,更是对农民文化创造力的最高认可,让越来越多农民主动走出家门,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角。

  舞台上的舞姿,不仅是文化的表达,更是乡村资源联动的纽带。本届大赛落地天津长芦汉沽盐场,特意将盐场现代制盐产业、滨海新区稻田风光等乡村产业元素融入现场展示,让参赛队伍和观众在观看舞蹈的同时,也了解到乡村产业的新发展。“本来是来比赛的,看到盐场的研学项目,打算回去组织村里孩子来体验!”津南区舞蹈队队员的想法,正是赛事推动农商文体旅融合的生动体现。此外,舞蹈作品里的“乡村密码”更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窗口:滨海新区《海边渔情》再现渔民劳作场景,让津沽渔村文化被更多人知晓;静海区《中国范》融合传统腰鼓,让乡土民俗走向更大舞台。据统计,本届大赛通过线上直播吸引超10万人次观看,不少网友留言“想去天津乡村看看”,文化活动已然成为乡村对外展示的“活名片”。

  5年来,“和美乡村舞起来”大赛始终深耕乡村土壤。天津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不仅搭建赛事平台,更配套开展“舞蹈辅导员下乡”“基层交流展演”等活动,让文化服务常态化直达基层。如今,在天津的乡村里,广场舞队从最初的零散自发,发展到每个涉农区县都有固定队伍,不少村庄还因舞蹈队凝聚了人心,邻里矛盾少了、互助氛围浓了。“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把‘文体活动惠万民’品牌做深做实,让农民自己策划活动、自己搭建舞台,让文化活力持续滋养乡村。”中心负责人表示。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